« The Flaming Lips - Watching The Planets | 回到主頁面 | Interpol - Turn On The Bright Lights »

2009-11-13, 11:38 PM

2009 金馬影展

anvil

沒有,我家的月曆沒壞。

其實我家根本沒有月曆,或者說,沒有「實體」月曆。金馬影展熱鬧開演一週了,不過直到週三至會場領取觀影證,重溫了小時候全家一起去電影院看的《稻草人》,自己的觀影Schedule才算展開。

雖然一直提醒自己得在十月結束前寫篇簡單Preview,朋友也聲聲催促,可惜事多且雜,實在有心無力。既然晚了,姑且當成簡單的近況報告和心得分享好了。

未來三個月,部落格的更新速度會稍慢一點,留言也無法回得很即時,還請見諒。至於原因,年底會給大家一個詳盡交代。總之,我在進行一趟漫長的跑步,過程點滴在心頭(而且每天腳都很酸);雖然離結束還有一段路,至少終點的模樣已慢慢浮現了。

從大三開始,每年進入冬天前都會溫習一套儀式:找個下午,窩進棉被讓自己像一隻凍僵的蠶,再聽一遍《The Bends》與Dylan的Most Of The Time。每次重聽《The Bends》(目前大概是第826次),過程都差不多,會在High & Dry跟Fake Plastic Trees交接的地方睡著,隨後在(Nice Dream)的片段醒來,腦海浮現出「歌名真是貼切啊」這樣的想法後又睡去,然後持續陷入昏睡狀態(意識卻很清楚目前播到哪一首),最終醒來已是Street Spirit (Fade Out)尾聲。

看《稻草人》時一直冒出一個想法,22年前當我8歲時坐在戲院看這齣電影,與現在的我用的是「同一雙眼睛」;一如第N次重聽《The Bends》,與16歲時第一次聽見這張專輯的我,用的也是「同一對耳朵」。不知為何,這個想法(或事實)很令人鼓舞。

也就是說,不論隔了22年還是14年,不論這中間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又看過或聽過多少東西(好的、壞的;深刻的、無趣的;溫暖的、冷酷的;啟發的、氣餒的;情感泉湧的、無言以對的),只要確保它們連結到內心深處的渠道維持暢通,還是足以使靈魂發光。

而那條渠道就像我們的血管,會被壞物質堆積、佔領,因此要定期清理,避免自己對所身處的世界產生錯誤的理解,或至少降低錯誤理解發生的可能。

可能因為我在冬天出生,我喜歡冬天,冬天通常都會遇上奇妙的事。最近和一些失聯許久的師長和朋友重新連絡上,幾名相識十年以上的好友也陸續要結婚了,都是非常開心的事。

各位的日子過得如何呢?若怕冷,別忘了添加衣物,且牢記The National的Apartment Story那句歌詞:「Sleep in our clothes and wait for winter to leave.」等冬天離開,我們明年春天見了,一言為定!

還是來講一下電影,當然包含一堆「雷」,不想被擊中者請先行閃避。今年是自2006年,第四年撰寫音樂/次文化類的本事,回顧這四年片單(060708),實可說世界影壇重要的、具代表性的音樂/次文化電影,幾乎少有遺漏。即使該年因故遺漏,多半也會在隔年補上,這份用心,得感謝影展部所有同仁的辛勞。

有這些熱愛音樂的朋友在裡頭替大家「謀取福利」,樂迷每年都看得很過癮。

今年的片單一字排開相當強悍,其中幾齣的主題,自己向來極感興趣,也寫過一些舊文。尤其CBGB與Patti Smith這兩齣,幾個場景發生時我人就在現場(CBGB Forever、CBGB最後一夜,Patti Smith在BAM表演Horses),看片時很有感觸。

以下列出本事和短評,給大家做個參考(據說部份場次仍有門票):

All Tomorrow's Parties 明日狂歡派對

創建於1999年,All Tomorrow's Parties音樂祭每年由資深樂團擔任「策展團」,邀請自己喜愛的藝人參與演出。憑藉獨特的選團機制,ATP成為最有性格的音樂祭,也是獨立樂迷一生一定要朝聖一次的同人祭典。本片拼貼了超凡的現場影像,另類與實驗樂派的酷團全數到位,曾來台的Mogwai、Battles與Dirty Three也在其中,全片宛如一場瘋狂又迷人的搖滾派對。

Jonathan Caouette正是幾年前的話題作《Tarnation》的導演,他在《明日狂歡派對》的角色與其說是導演,其實更像剪接師,將幾十名樂迷拍攝的現場Footage集合在一起,其中包括與獨立樂界合作緊密的Vincent Moon

除了本事提到的MogwaiBattlesDirty Three,據我觀影時抄下的筆記,出場的樂團和樂手還包括Jarvis CockerBelle & SebastianYeah Yeah YeahsDaniel JohnstonNick CaveSlintGossipAnimal CollectiveThurston MooreBat For LashesPatti SmithDevendra BanhartIggy PopFuck ButtonsPortisheadSonic YouthGrizzly BearAkron/Family、Boredoms、Mars Volta、Lightning Bolt、Shellac、Two Gallants、Les Savy Fav及也曾來台的Octopus Project,本質上就是一場超熱鬧的獨立搖滾同學會。你若喜歡這類音樂,此片沒有不看的理由。

DVD將由英國良廠Warp發行,此外大家也知道了,明年ATP英國場的策展團,就是剛復合的Pavement

Anvil! The Story Of Anvil 金屬大叔要成名

曾是重金屬樂壇前程似錦的超級A咖,80年代的大作《Metal On Metal》更影響了Metallica與Slayer等後進,加拿大樂團Anvil卻從雲端跌到谷底,被媒體和樂迷遺忘。然而為了堅守年少時的約定,幾名年過半百的硬漢仍咬牙苦撐,不放棄心中的搖滾夢。本片記錄了樂團的掙扎與奮鬥,團員間真摯的兄弟情與夢想的可貴,是今年最動人也最熱血的搖滾電影!

簡單說,這是過去兩年自己最喜愛的樂團紀錄片,也是今年看了最感動的一齣。尤其得知電影背後的故事,感動又被放大,不知是否因自己也做過相同的事有關(隨樂團疲累地巡迴,目睹團員間的爭執和相挺,然後用攝影機紀錄下來)。

導演Sacha Gervasi十五歲時在一場Anvil倫敦演唱會與樂團結識,成為Anvil的巡迴工作人員,還向鼓手Robb Reiner學鼓。可是80年代中期之後,雙方卻失聯了二十年,直到2005年,Sacha Gervasi已是一名優秀的影像工作者,決定回頭尋找青春期的摯愛。《金屬大叔要成名》不是一齣專拍給金屬樂迷看的電影,它抓緊了幾個普世元素,「夢想」、「堅持」與「承諾」,無論你熱愛的曲風是什麼,甚至不一定是音樂愛好者,只要曾經有夢,看完都會深受感染,重燃心中那把可能已逐漸熄滅的火苗。

當然了,你本身若在玩團,此片絕對是必看之作,建議跟團員相約一起去看。

片尾更是連犯了三次規,先是主唱和鼓手在東京街頭的環繞鏡頭與感性告白,之後秀出導演本人年輕時與主唱的合照,最後是兩名永遠的哥兒們並肩走向夕陽的背影。哎,這每一幕,都讓我眼淚流個不停。

Burning Down The House: The Story Of CBGB 燃燒吧!龐克

1973年底,CBGB在紐約下東城Bowery大道開張,街頭住滿了毒蟲、酒鬼與流浪漢。老闆Hilly Kristal訂下一條規矩:想上台,就得表演原創歌曲。CBGB從此成為龐克與新浪潮的原鄉,孕育出Ramones、Talking Heads與Blondie等經典團體。可惜抵抗不了城市的變遷,在樂手的搶救下仍於2006年關門。本片回顧了這座傳奇場館的精彩事蹟,CBGB體現的搖滾精神永遠不滅。

幾年前在Tribeca影展看過一齣關於Ramones吉他手Johnny Ramone的紀錄片《Too Tough To Die: A Tribute To Johnny Ramone》,影片播畢,女導演Mandy Stein在現場進行映後座談,是名很有活力的女性,由她拍攝CBGB紀錄片再恰當不過。

片中也可見名導Jim Jarmusch、Jonathan Demme等人客串現身。想瞭解紐約下城搖滾史,本片是很棒的入門。

Gonzo: The Life and Work Of Dr. Hunter S. Thompson 杭特湯普森的叛逆速記

他是政治記者、運動作家、另翼小說家、古柯鹼愛用者、酒精中毒者、槍枝迷,也是融合真實與虛構文體的「剛左新聞」的開創者,Hunter S. Thompson是過去四十年美國文壇最受爭議的人物,2005年飲彈自盡。由《安隆風暴》導演執導,生前摯友強尼戴普旁白,本片讓我們認識這名頑童是如何憑著一枝筆和無畏的雄心,不斷挑戰主流價值,追尋自己的美國夢。

此片雖是Hunter S. Thompson的傳記電影,其實也是認識美國近代另翼文化史的極好教材,藥物、搖滾樂、街頭抗爭、嬉皮、文學、反戰等。選用的音樂也很上道,包括Dylan的Ballad Of A Thin Man、Lou Reed的Walk On The Wild Side與Rolling Stones的Sympathy For The Devil等。

今年影展也上映由Hunter S. Thompson經典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賭城風情畫》(Fear & Loathing In Las Vegas),由Thompson摯友Johnny Depp飾演Thompson自己。可能當初看片時太清醒了,無法進入狀況,如今記得最清楚的反而是片尾用了Rolling Stones的Jumpin' Jack Flash,其他情節差不多全忘了。我想《賭城風情畫》較適合用完LSD之後再去看,對於片中迷幻情節的描述較能「心領神會」。

Joy Division 歡樂分隊

打從主唱Ian Curtis上吊自殺的那一刻,曼徹斯特後龐克樂團Joy Division註定成為史上最短命卻影響後世最深的經典樂團。由Radiohead紀錄片《Meeting People Is Easy》名導Grant Gee掌鏡,訪遍了所有關鍵人物與歷史地點,藉由他們現身說法,揭開Joy Division的神祕面紗。本片還搜集許多從未曝光的現場實況,猶如一齣真人版的《控制》,是英倫搖滾迷的必看之作。

光是Grant Gee掌鏡就值得一看,他不僅拍過《Meeting People Is Easy》,Radiohead著名的No Surprises音樂錄影帶也是他的手筆。《歡樂分隊》是一齣細膩好看的紀錄片,對樂團歷史做了完整爬梳,更可貴的是相關人物全都慷慨受訪,能做到這點非常不容易。

Tony Wilson與現存的三名成員就不用說,連Factory的傳奇設計師Peter Saville、《控制》的導演Anton Corbijn與Ian Curtis前女友Annik Honoré也全數入鏡。尤其Annik Honoré極少公開露面,許多人應該都是透過《歡樂分隊》才第一次看見她本尊,只能說《控制》裡演她的那位真是傳神。

《歡樂分隊》與《控制》不約而同在片尾選用了Atmosphere,可能是巧合,可能是默契,也可能是相互的致意。有朋友看完《歡樂分隊》,比《控制》還喜歡,我覺得兩齣各擅勝場,都很優。

Moon 2009月球漫遊

太空人Sam Bell被派遣至月球,獨力執行為期三年的能源探勘任務,除了寂寞與荒涼,與他相伴的只有一台名為GERTY的電腦(由凱文史貝西配音)。就在任務接近尾聲的前幾週,他的身心卻出現狀況,謎團與意外接連出現,重返地球之路變得困難重重。由大衛鮑伊之子Duncan Jones執導,本片是近年來最亮眼的科幻驚悚片,也向影史經典《2001太空漫遊》致敬。

衝著David Bowie之子Duncan Jones執導,及由Kevin Spacey配音,《2009月球漫遊》就不看不行了。前陣子在NME網站看見這個搖滾明星與他們的小孩專題,其中便有Bowie父子檔。

Patti Smith: Dream Of Life 派蒂史密斯.搖滾.夢

被人尊稱為龐克教母,也是詩人與畫家,1975年的出道專輯《Horses》更是永恆的時代經典,Patti Smith前年進入搖滾名人堂,魅力與風采征服了好幾個世代。導演Steven Sebring花了十一年時間拍攝,跟她走入後台與老家,透過訪談、現場實況、詩歌與畫作,帶我們潛入這位不凡藝術家的心靈深處。全片由Patti Smith口述,傳奇的一生聽她娓娓道來。

導演Steven Sebring本行是時尚攝影師,《派蒂史密斯.搖滾.夢》是他第一部長片。他替Spin雜誌拍攝Patti Smith時認識了這名奇女子,兩人結為好友,他就這麼一路拍下去。本片的手法頗意識流,有許多「內心戲」橋段,若對Patti Smith有事先的喜愛或認識,會較易進入狀況。

Rock Prophecies 搖滾預言

從Jimi Hendrix、滾石合唱團至槍與玫瑰,過去四十年,攝影師Robert Knight透過手上的鏡頭瞄準每一個成名樂團,他也樂於提攜後進,總能慧眼識新星,如今的作品集已累積了二十萬張相片。本片帶我們深入後台,認識搖滾攝影師這門刺激的行業,看他與樂手培養出深厚的情誼,也看他在膠卷、光圈與快門的轉換間,捕捉瞬間的永恆。

今年的音樂/次文化電影中,《搖滾預言》是最平鋪直述的一齣,主角Robert Knight可能也是知名度最低的一位。但若對搖滾攝影感興趣,總愛在觀團現場拿著相機對台上猛拍,或只要喜愛攝影,《搖滾預言》都值得一看。全片就是一名傑出的攝影師對他的工作與專業的回顧與告白。

Who Killed Nancy? 席德與南西的真實故事

1978年十月,Sex Pistols貝斯手Sid Vicious女友Nancy被人發現陳屍於卻爾西旅店100號房的浴室,紐約警察未詳加調查,將同處一室卻早已嗑掛的Sid Vicious冠上謀殺罪名;他在隔年二月猝死,誰殺了Nancy成為千古懸案。導演訪問了近兩百名相關人士,試圖抽絲剝繭還原出真相。究竟是愛你愛到殺死你,或者Sid Vicious只是代罪羔羊,兇手另有其人?看完電影,由你決定。

堪稱今年最有趣的紀錄片之一,題材引人入勝,處理手法也很討喜(結合有型的平面動畫),觀影過程像在欣賞一齣高潮迭起的偵探片。猶記得曾於1998年台北電影節,欣賞題材類似的《Kurt & Courtney》,只是《席德與南西的真實故事》是男殺女,《Kurt & Courtney》是女殺男。當然,這些都是後人臆測,真相究竟如何,恐怕連當事人自己都不清楚(因為早嗑掛了)。

幾年前在紐約購入《Sid & Nancy》DVD,後知後覺,往後才曉得片中飾演Sid Vicious的Gary Oldman,就是《哈利波特》裡的天狼星,也是《黑暗騎士》的警長。

[電 影] 引用(0)

引用


迴響

"看《稻草人》時一直冒出一個想法,22年前當我8歲時坐在戲院看這齣電影,與現在的我用的是「同一雙眼睛」;一如第N次重聽《The Bends》,與16歲時第一次聽見這張專輯的我,用的也是「同一對耳朵」。不知為何,這個想法(或事實)很令人鼓舞。

也就是說,不論隔了22年還是14年,不論這中間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又看過或聽過多少東西(好的、壞的;深刻的、無趣的;溫暖的、冷酷的;啟發的、氣餒的;情感泉湧的、無言以對的),只要確保它們連結到內心深處的渠道維持暢通,還是足以使靈魂發光。"

不好意思bbs引文式的回文. 只是想說, 很喜歡這段.

前陣子在誠音十週年上看到pulp的帳棚喔, 和daysleeper還東張西望不過沒看到你. 我是aaccjj, 回台灣工作了..和堯睿(hyr)hang out時也還在review當年的版友們呢. 英搖版認識大家已經是十年前的事了!! 回來還可以hang out感覺很妙 :)

由 小T 發表於 December 5, 2009 1:03 AM

to 小T,

哈,我沒有每天都去會場啊。
時光飛逝,上次見面應該是2005年的Siren Festival會場了?
歡迎回台灣,家鄉還是很好的!

pulp 發表於 December 22, 2009 6:13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