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ximilian Hecker – I’ll Be A Virgin, I’ll Be A Mountain | 回到主頁面 | Brick with Joseph Gordon-Levitt »

2006-10-11, 5:29 AM

金馬影展「 音樂無界限 」電影本事

lastdays 有幸受邀參與了今年"金馬影展":http://www.goldenhorse.org.tw/gh_main/news-c-1.aspx音樂類電影的選片過程與文字撰寫。 還記得大學時代,每年底與朋友在街上輪番排隊,等著搶購熱門場次的票券,已成為一年一度的必備儀式,也是集體記憶的一部份。暫時將學校的課業擺下,每天騎著摩托車到西門町報到。即使艱澀的影像理論我們依舊懵懂未知,透過經驗的累積,電影大師在心裡卻有了逐漸清晰的輪廓。更驚喜的是發掘一些從未聽聞的新秀導演,他們駭人的影像實驗總能將我的腦袋整個翻轉。最難忘的是大四那年欣賞了《樂士浮生錄》(Buena Vista Social Club)的首映。還記得當晚在戲院裡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這兩年由於生活在國外,因緣際會地欣賞了許多優秀的音樂電影。恰巧金馬影展有意開闢一個專門的音樂單元,版權就由主辦單位一部一部給談了下來,大會的用心令人感動。例如Tell Me Do You Miss Me這部關於"Luna":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3232.html的紀錄片,導演在手冊定稿之後才點頭參展。主辦單位為了將這部片也納入陣容,特地將手冊重新修訂一次。"Last Days":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6226.html也在邀片末期才進入正式名單,所有相關人員必須重新修訂手上的文件。即便如此,能讓樂迷與影迷們欣賞到這些精彩的作品,一切努力都值得了。除了音樂系列,今年的整體片單也相當精彩。尤其一些尚未公佈的神祕場次,上檔時程幾乎與國外同步了。 今年「 "音樂無界限":http://www.goldenhorse.org.tw/gh_main/news-c-1-1.aspx?id=25 」單元收錄的八部電影,幾乎沒有弱片。我不敢說這個陣容是史上最強,但絕對能夠排在前幾名。除了When The Road Bends因為屬性較為不同(該片的主角為吉普賽樂手),上映時未獲廣泛注目,其他七部電影都是這兩年來備受關注的話題之作,也在搖滾圈引起了諸多討論。Gus Van Sant的Last Days自是不在話下,其他如Glastonbury、New York Doll、Tell Me Do You Miss Me與The Devil and Daniel Johnston都是Top Notch的搖滾紀錄片。 這些電影之間更有許多有趣連結。例如Bjork與"Blur":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2177.html主唱"Damon Albarn":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5427.html都出現在Screaming Masterpiece與Glastonbury。"Morrissey":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5152.html在New York Doll與Glastonbury都露了臉。吉普賽樂手的第一場表演獻給了紐約市,那正是New York Dolls與Luna的故鄉。"Sonic Youth":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2166.html在The Devil and Daniel Johnston、"Punk: Attitude":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5474.html甚至是Last Dyas都扮演了一定份量的角色。Nirvana更是無所不在。除了Last Days隱喻了Kurt Cobain,鼓手Dave Grohl也出現在Screaming Masterpiece片尾;Punk: Attitude與The Devil and Daniel Johnston更隨處可見Kurt Cobain的身影。你也可以在When The Road Bends看到Johnny Depp本尊。最有意思的是,Punk: Attitude導演Don Letts出現在New York Doll的鏡頭底下。當主客異位,他也成了別人電影的一部份。這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這八部電影之間仍有更多值得玩味的意涵等著影迷逐一拼湊重組。 如果預算足夠,我的建議是八部電影都不要放過。如果預算有限,我的選擇是:
1. Tell Me Do You Miss Me 2. New York Doll 3. The Devil and Daniel Johnston 4. Punk: Attitude 5. Last Days
這當然不代表另外三部不夠好。事實上,When The Road Bends的劇情完成度與可看性,足以名列前茅。只是上述五部電影,不論內容或技法都是我喜歡的風格。尤其Last Days,雖然爭議不斷,但絕對是必須透過大銀幕觀看才有感覺的電影。不論這感覺是正面還是負面。以下本事為編輯前的版本,可能與手冊內容稍有出入。至於另一篇導讀,待影展專刊推出後,我再伺機貼上。對於影展資訊有興趣的人不妨參考主辦單位的"Blog":http://blog.sina.com.tw/goldenhorse/。 Tell Me Do You Miss Me 最後一次搖滾 成軍十四年,由前"Galaxie 500":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6480.html主唱Dean Wareham所組的紐約搖滾樂隊Luna,踏上生涯終點,走向解散之途。導演Matthew Buzzell拿起攝影機,跟隨Luna的足跡踏遍了美國、日本與西班牙,紀錄了樂隊的告別巡演。坐上旅行車,登上舞台。最後一次觀看了相同的風景,也用酸甜的琴音送別了彼此。有些感傷,但無從後悔。 結合了優美的旋律與影像,Tell Me Do You Miss Me將直直打入觀眾心底。 Last Days 超脫末日 Gus Van Sant的青春死亡三部曲最終章,隱喻了Nirvana主唱Kurt Cobain。極簡的對白、沈緩的步調、絕望的氛圍,Last Days徹底顛覆了搖滾傳記片的傳統模式,成為形式上反高潮,內容上反英雄的作品。透過孤立的鏡頭,觀眾目睹了Kurt Cobain生命的末章,並未如烈焰般熊熊燃燒,卻逐漸枯萎凋零。他成為另一位預知自己死期的搖滾亡靈,一步步邁向困惑人生的終點。 When The Road Bends 路的轉彎處聽見吉普賽 五組樂團,三十五名成員,講述著九種語言。這是一群來自西班牙、印度、羅馬尼亞與馬其頓的吉普賽樂手。巡迴之前,他們互不相識,然而身上共同的血緣使之齊聚一堂。他們在遼闊的公路上分享了旅行的疲憊,也在昏黃的舞台後認識了彼此的困頓。即使面對了社會的壓迫與悲慘的歷史,吉普賽人依舊透過優美的旋律尋找出口。他們是永遠的流浪者。 Glastonbury 搖滾世代 英格蘭西南方的平原,是聖杯的埋葬處、巨石陣的發源地,也孕育了Glastonbury Festival,世上規模最大的音樂祭。自1970年舉辦至今,Glastonbury Festival已成為Woodstock之外,另一則供人膜拜的嬉皮神話。混合了歷史影像、現場訪談與表演實況,不但使人體驗了"Radiohead":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2175.html、"Pulp":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8001.html、"Coldplay":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2171.html等樂團的魅力,更呈現了音樂祭與裸體解放、嗑藥文化、青年暴動之間的關係。它不只是理想的烏托邦,更是集體狂喜的迷幻祭典。 The Devil and Daniel Johnston 魔鬼詩篇 Kurt Cobain視他為精神嚮導,樂迷稱他為創作天才。這是"Daniel Johnston":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7495.html,搖滾史上最神祕的創作人,也是最孤獨的靈魂。在正常社會的定義下,他是不折不扣的失敗者,無藥可治的心病數度將他帶向死亡。然而,透過音樂與畫作,他將真實赤裸的情感宣洩在世人眼前。旁人才知道,被禁錮的脆弱生命是如何與挫折搏鬥;並理解,活在天堂或地獄,其實只有一線之隔。 Screaming Masterpiece 吶喊雷克雅維克 西元九世紀,當維京人航向世界盡頭時,他們發現了一座溫暖與孤絕並存的島嶼。這是今日的冰島,一個只有三十萬人的國家,卻擁有九十間音樂學校,四百個交響樂團與數不盡的搖滾樂隊。此片詳述了冰島音樂的過去與現在,讓觀眾透過"Sigur Rós":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7057.html、Björk與Múm的音樂,見證冰島人如何將浪漫幻化成詩,將凍結的冰山溶解成淚。就像一則古老的北歐寓言。 New York Doll 紐約娃娃 本該享受搖滾巨星的奢靡生活,紐約龐克樂團New York Dolls的貝斯手Arthur Kane卻成為虔誠的摩門信徒,在圖書館做著平凡無奇的工作。他的人生在五十五歲這年發生改變。頭號樂迷Morrissey希望New York Dolls暫時復合,於倫敦表演一場。幾經考慮,Arthur Kane重回塵世,拾起樂器,站上令人魂牽夢縈的搖滾舞台。與昔日夥伴再次並肩,分享了榮耀的一役,他也踏上了人生最後一段旅程。 Punk: Attitude 龐克精神 採用年代序列的手法,此片詳述了龐克發展的關鍵事件。不論六零年代的嬉皮運動,七零年代的反政府主義,八零年代的嘻哈饒舌,九零年代的另類風潮,乃至千禧年的網路革命,皆置於龐克的框架下逐一審視。電影如同一場刺激的搖滾演唱會,也是對美好年代的致敬與追憶。它要彰顯的是,龐克不只是某種音樂概稱,而是造反的精神,更是覺醒的態度。 Related Articles: "以搖滾為名 - 淺談金馬影展音樂類影片":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8648.html "搖滾金馬 – 聲音與光影的對話":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8647.html "Kurt Cobain’s Last Days? by Gus Van Sant":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6226.html "龐克的態度 Punk: Attitude":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5474.html

[電 影] 引用(1)

引用

要不要就一起加入共產黨 於 <Death to birth> 引用本文
文摘: 同時,Last Days也是大悶片,如果不認識Kurtco和Nirvana,也最好打消主意,真的不適合你的胃口。如果不信奉糜爛主義,不嗑藥,不聽搖滾樂,不彈吉他,對人生意義有偏激的看法,也別浪費時...
引用時間: 2007.06.25

迴響

This is so great... 希望以後都可以有這樣的單元... 同時有版主參與選片. You have really good taste!

由 sean 發表於 October 11, 2006 6:40 PM

近期除了金馬影展外 還有一個音樂影展
10/15有一個座談會 歡迎大家來參加

活動日期:95年10月15日
活動時間:14:00~16:00
活動地點: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店 FNAC
(台北市松壽路九號B2之Forum活動空間)
座談與會人士:onedotzero亞洲區代表黃茂嘉、MV導演比爾賈

由 秋千 發表於 October 11, 2006 7:37 PM

to 秋千,

感謝提供資訊。
今年音樂影展的片單也非常棒,不論Almost Famous、High Fidelity或Buena Vista Social Club都是值得一看再看的作品。其他如New York New York、Elizabethtown也都很優。活動還是免費索票,令人讚嘆。

有興趣的人不妨點閱音樂影展的網址:
http://www.news.tpc.gov.tw/musicfilm/

pulp 發表於 October 12, 2006 7:44 AM

請問會有中文翻譯嗎?
去年看的音樂影展沒有翻譯!看的很痛苦!

martin 發表於 October 12, 2006 10:01 PM

尤其一些尚未公佈的神祕場次,上檔時程幾乎與國外同步了。
請問pulp這意思是說神秘場次會有額外的片囉?!
因為記憶中去年神秘場次許多都是熱門電影加演

由 Stepe 發表於 October 13, 2006 3:14 AM

to martin,

我想金馬影展是一定會上字幕的,音樂影展我就不太清楚了。

to Stepe.

據我"側面"了解,是額外的片沒錯。應該再過幾天就會公佈了,再多等一會兒吧。

pulp 發表於 October 13, 2006 2:57 PM

不好意思~
這篇借我複製po到自己的網誌喲!
我有標明岀處:)

感謝!

saisons 發表於 October 15, 2006 4:06 AM

想請教一下上述的片子我要如何才有機會看到他們?

Angus Young 發表於 October 18, 2006 9:48 AM

to Angus Young,

Check here:
http://blog.sina.com.tw/goldenhorse/
http://www.goldenhorse.org.tw/gh_main/news-c-1.aspx

pulp 發表於 October 18, 2006 4:48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