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 Sep & Oct CD & LP List(Old School) | 回到主頁面 | Music is a Better Noise in MoMA P.S.1 »

2006-11- 3, 6:19 PM

時代的終結,CBGB最後一曲

DSC06758 在龍蛇雜處的紐約下東城矗立了三十三個年頭,龐克音樂的發源地"CBGB":http://www.cbgb.com/,於今年十月正式拉下鐵門,升格為搖滾史冊裡不再復返的音樂神殿。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Hilly Kristal相中了Bowery大道315號,開設了一間旨在提倡鄉村(Country)、草根藍調(Blue Grass)與藍調(Blues)音樂的酒館。人們熟知的CBGB,名字正由此而來。開張了幾個月,生意卻不見起色。此刻一群貌不驚人的年輕人,推開CBGB的大門,請求Hilly Kristal提供他們表演機會。"Hilly Kristal":http://www.stereosociety.com/hillykristal.html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讓他們成為CBGB的固定駐場,這就是"Television":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4667.html。他們的音樂總是充滿了神經質的吉他線條、高低不平的貝斯走勢與瘋瘋癲癲的凌亂鼓點。時年二十四歲的樂隊主唱Tom Verlaine唱起歌來更是一副快岔氣的模樣。不要說鄉村或草根了,這音樂與藍調也絲毫扯不上一點關係。 歷經了動盪不安的六零年代,世界在七零年代進入重整。"Velvet Underground":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7232.html才剛解散,Andy Warhol成為名人的專屬畫像師,將賺錢的渴望擺在藝術之前。死在"Rolling Stones":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6564.html演唱會上的無辜歌迷,狠狠甩了天真的嬉皮們一巴掌。美國境內,尼克森總統面臨彈劾;境外,越戰已近尾聲。此刻的紐約下東城,是犯罪的溫床、遊民的集散地,也是毒品交易的大本營。 七零年代初期,或許也是流行音樂史上最虛偽的時代。華麗搖滾替搖滾樂戴上了厚重的面具;英美兩地的前衛搖滾樂隊,進行著一場永無終點的馬拉松比賽。誰能將音樂做得越冗長乏味,誰就是最後的贏家。資金雄厚的主流廠牌壟斷了樂手個人的創作意志,才華與天賦轉變成唱片工業的生財利器。仍有理想的藝術家們,感到極度的騷動與不安,搖滾樂正面臨著救亡圖存的重要關頭。CBGB的崛起再度印證了歷史成立的三個要素: 對的時間、對的地點與對的人物。 有鑑於Television吸引了穩定客源,Hilly Kristal乾脆揚棄了酒吧創立的初衷,張開雙手迎接一個個三餐不濟、前途茫然的紐約搞團青年。唯一的要求是: 樂隊必須完全表演自行創作的音樂。沒有翻唱歌,沒有拷貝曲。不論彈奏的音樂有沒有市場,聽眾能否接受,只要能將原創性擺在最高位階,CBGB一概不拒。於是"Patti Smith":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6523.html、"The Ramones":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4476.html、"Talking Heads":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8574.html、The Dictators與Blondie這些定義龐克風潮的先驅團體,逐一自CBGB冒出頭來。接下來的三個十年,幾乎所有喊得出名號的美國樂隊,皆曾站在CBGB狹窄的舞台上揮灑汗水。從Big Black、The Replacements到"Sonic Youth":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2166.html;從"Dinosaur Jr.":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6322.html、"Smashing Pumpkins":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6238.html到The Strokes。這些各具代表性的樂隊,在習得獨當一面的能力之前,都曾通過CBGB的品管認證。此外,CBGB也是紐約地下藝文圈長期以來的聚會場所。樂評人Lester Bangs,詩人Allen Ginsberg與電影導演"Jim Jarmusch":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4668.html,都曾是吧台前的酒客。 如同龐克音樂從來都是建立在毀滅的基調上,CBGB的終結,正是循環歷史對於自身的無情嘲諷。自從去年八月租約到期以來,CBGB與房東"Bowery Residents Committee":http://www.brc.org/,一個服務了紐約遊民的非營利機構,展開了長達一年的官司訴訟。Bowery Residents Committee指控CBGB積欠了太多款項,是糟糕的惡房客。CBGB對於水漲船高的房租根本無力負擔,只能拖一日算一日。若將時間拉回三十三年之前,CBGB的樓上是髒亂的廉價旅館,四周是破敗的窮人社區。時至今日,整個街區擠滿了名牌服飾店與高級餐廳,造價昂貴的豪華公寓持續大興土木。曾經獨領風騷的CBGB,反成了不受歡迎的異類。 已高齡七十五,前些時日才診斷出肺癌的Hilly Kristal,在樂迷與樂手的協助下,於過去一年替CBGB的未來四處奔走。不但舉辦"義唱":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6024.html,發動市民募款,也請有力人士向政府施壓。然而,在紐約市長糟糕的冷漠態度底下,他只能辛苦地打完這最後一仗,然後投降撤守。為了見證最後的時光,自九月中旬開始,產自CBGB的歷史名團輪流站上舞台。除了致上敬意,也向意義非凡的場館道別。十月十五日,一個充滿涼意的週日夜晚,偉大的搖滾女詩人Patti Smith領著樂隊進行了一場長達三個半小時的經典演出。這是CBGB歷史上最後一次公演。 人行道擠滿了電子媒體與圍觀群眾,更多的是買不到票的忠實樂迷與支持者。每人身上專著印有CBGB字樣的五顏六色T-Shirts,在紐約的黑夜裡看來就像一顆顆微微閃爍的小行星。不論頂著刺蝟頭的龐克少年,穿著皮衣的中年漢子,或一臉風霜的下城藝術家,大夥守在門外,齊聚一堂,替曾經壯麗的CBGB送上最後一程。Patti Smith除了演唱自己的名曲,也翻唱了The Ramones、The Who、Velvet Underground、Television與Rolling Stones的代表歌曲,向曾一同奮鬥的搖滾戰友們答謝。此刻已不會有人介意她違背了CBGB不允許翻唱曲的傳統。 回顧CBGB橫跨數個世代的璀璨歷史,正貼切呼應了搖滾樂與搖滾樂手一貫遵循的生命形態。勃發自一場美麗的意外;在有限的生命中用盡全力燃燒青春、放縱熱情;遇上無可迴避的低潮加深自毀傾向;以反高潮的姿態邁向尾聲,徒留唏噓結局。它也用堅決頑固的信念向世人證明了龐克存在的價值。三十餘年來,CBGB的內裝幾乎不曾改變。牆上貼滿了數以萬計的海報、貼紙與傳單。惡名昭彰的破爛音響系統拒絕進步,全紐約最憋腳的藝人休息室也從不整修。位於地下室的廁所更是數十年如一日,充斥了塗鴉、噴漆與屎尿,骯髒的彷若貧民區的排水溝。即便如此,所有人都知道讓CBGB成為CBGB的一切因素,不論有形或無形,是無法再用任何方式被複製了。即使Hilly Kristal承諾將CBGB遷移至他的老家拉斯維加斯,並許諾完整地移植場館內的一磚一瓦,不論吧台、燈具、舞台、牆壁甚至是天花板。當賭城裡的喧鬧取代了紐約轟隆轟隆的地鐵,當花錢如流水的觀光客取代了窮酸潦倒的音樂人。不論新開張的CBGB再如何趨近於舊址,它所代表的內在精神與時代氣味,都永遠不一樣了。 有人認為,CBGB的終結是時辰已到,不過是物競天擇的成果展現。的確,CBGB早已不是紐約當下的音樂指標。其他幾間同在下東城的新興表演場館,才是潮流人士的聚集地。過去十年來大部分於CBGB表演的藝人,都是別人的棄嬰,沒有知名度的三流團體,或前途黯淡的平庸樂隊。隨著紐約的搖滾場景逐漸將重心移置東河對岸的布魯克林,更加深了CBGB的營運困難。其實,不只CBGB,過去半年之內,幾間曾經顯赫的表演酒吧也都陸續關門大吉,例如The Continental、Bottom Line與Luna Lounge。相較之下,CBGB還算幸運,畢竟每天仍有慕名而來的人採購著印有識別標誌的相關商品。 但是我們千萬別忘了,三十多年前的The Ramones與Television,不也是主流樂壇的邊緣角色?一群看似永遠搞不出名堂的毒蟲或酒鬼。CBGB目前遭人批評的理由,正是使它不朽的原因。殘酷的歷史是何其弔詭。我們都得牢記,無論當代樂風如何轉變,Hilly Kristal始終信守承諾,提供一個安穩的表演舞台給所有無處可去的落魄樂隊;辛勤維持著不受商業壓力與樂迷偏見左右的環境,讓所有有話想說的年輕人,都有宣洩憤怒的出口。不被世俗的價值觀影響,堅持自認為對的事,下定決心便勇往直前,義無反顧。CBGB不但孕育了龐克,發揚了龐克。CBGB就是龐克。 一如Patti Smith所說,CBGB已從實體建物,成為心靈的象徵。世界各地的年輕人,只要擁有相同的意志,不論何時,不論何地,仍會不斷地開闢新的場館,攻陷新的地盤。CBGB永遠不會死亡,只會以各種不同的形態,持續鼓舞著下一世代的革命份子、浪漫主義者與顛覆家。如同The Ramones留下的經典名句"Hey Ho, Let's Go!"。拋下無謂的焦慮,忘掉脆弱的感傷。想到就去做,並且一直往前走。或許某場搖滾風暴,已在我們永遠想不到的地方悄悄誕生。 (本文同步刊載於「"破週報":http://pots.tw/node/17」復刊434期) 我們坐在CBGB Gallery門口左側的沙發上,覺得自己正見證了歷史,心情既激動又難過。當然,送走CBGB也可以運用一些創意。網友將CBGB的遮雨棚做了各式各樣的"Make Over":http://www.dustinland.com/dland.html,相當有趣。此外,許多專業攝影師替CBGB留下的最後身影也精彩而動容,請點選"此處":http://360vr.com/CBGB/、"此處":http://punkphoto.com/blog/?p=381與"此處":http://punkphoto.com/blog/?p=397。YouTube當然不會在如此重要的事件中缺席。Patti Smith當晚演唱的最後一首歌Elegie(技術上來說也是CBGB三十三年生命裡的最後一首),已完整"上線":http://www.youtube.com/watch?v=I2jhOoJMrZQ。 Related Articles: "CBGB Forever":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6024.html "Patti Smith + Michael Stipe @ CBGB":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5351.html "行動力與想像力的終極援助 - Project Save CBGB":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5444.html "Tonic & CBGB, Just don't go away.":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4822.html DSC06697 DSC06711 DSC06763 DSC06708 DSC06710 DSC06753 DSC06720 DSC06726 DSC06724 DSC06701 DSC06748 DSC06734

[紐 約] 引用(0)

引用


迴響

hi,我很喜欢before sunset,在internet上搜索相关的资料找到了你,let's make friend,all right?

由 hi 發表於 November 5, 2006 12:13 AM

mourn for CBGB, cry for the death of punk origin!

willychen 發表於 November 5, 2006 1:13 PM

我终究还是没能看上一场...........

由 sickcake 發表於 November 5, 2006 6:17 PM

真是太可惜了...

由 Kc 發表於 November 6, 2006 10:04 AM

真的完了嗎?總覺得還會重來的感覺......只是重來的可能就不是大家懷念的CBGB了....

(可惜到完結之前都沒能去看它一眼∼)

由 letdown 發表於 November 8, 2006 9:56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