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咖啡黨:混公社 | 回到主頁面 | Kent 最完美的告別 »
2016-03-18, 6:53 PM
Patti Smith - M Train 時光列車
替佩蒂史密斯的新書《時光列車》(M Train)寫了一篇導讀。
文章同步刊載於關鍵評論網。
以下則是未寫入導讀裡,一些拉拉雜雜的讀後感。
《時光列車》和佩蒂的前一部回憶錄《只是孩子》(Just Kids),體質不同,氣質卻都很佩蒂。《只是孩子》將兩個青春生命在大千世界裡尋找伴侶、尋找自己同時也尋找方向的故事描繪得淋漓盡致,令人嚮往。
佩蒂與soulmate羅柏打著低薪的工、幹著自己喜歡的事兒,攜手同遊60、70年代紐約藝文風景中每一個有意思的場合,遇見了好多才情出眾的美麗人物。他們在寒傖的公寓裡實驗藥物、讀詩、聽搖滾樂,當彼此拍照或畫畫時的模特兒。
二十出頭歲的兩個人,物質貧乏,是挨餓藝術家,精神卻很富足,「笑,一種生存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我們擁有的一點也不少。」佩蒂是這麼形容當時那段剛起步、成名在望的日子。
本質上,《只是孩子》是一部成長之書,主角過關打怪,越挫越勇,漸漸變成理想中的自己。故事具有普世性,因此深深觸動著讀者,畢竟,每個人終究都是要成長的,或是,終究都得面對不得不長大的現實。佩蒂在書中寫道:「除了青春自己,誰又能懂青春的心?」她的青春,無疑是絢爛而動人的。
那麼,她的老年呢?
轉眼間,龐克教母就快要七十歲了,來台灣搭高鐵,可享半價優惠,上了捷運,多半會被讓座(雖然乘客心裡可能會想,這位年長女士真有一股不凡的氣場啊)。
倘若《只是孩子》是不斷向未來眺望的青春之書,《時光列車》便是深情回望過去的人生旅行記事。它是一本最不像續集的續集,與《只是孩子》間有幾個相互連結的線索與關鍵字:威廉布雷克、芙烈達卡蘿、希薇亞普拉絲、Electric Lady Studios等等。
讀者會發現,《時光列車》描述了許多作家、藝術家的墓地,如芥川龍之介、太宰治、小津安二郎,皆是佩蒂在旅途中專程去造訪的。她這項有點特殊的「個人嗜好」,其實,《只是孩子》預先提示過了,當時的她,拜訪的是埋葬韓波、吉姆莫里森、波特萊爾的墓園。
除此這些細微的連結點,兩本書的敘事風格與方式截然不同:《只是孩子》是筆直射向前的線性時間,《時光列車》則在不同的時空座標間恣意跳躍與穿梭,每個章節不盡然相關,卻有微妙的呼應;表面上種種不相干的「人事時地物」,都在書末精巧地串了起來。
由「眺望未來」轉換成「回望過去」的視角,正是《時光列車》的魅力所在。如今的佩蒂,已經置身於當時眺望的未來裡了,她手中拿了一個遙控器,在記憶的資料庫裡前後快轉、定格,然後放大。
放大生命現場中別具意義的人證與事證,手法就像一名幹練的偵探,眼光之準確就像電影《春光乍現》(Blow-Up)裡的攝影師。
關於時間的流逝,她在書中反覆思索,留下了精彩的一句:「如果我在現在的時間裡卻一直寫著過去,我還隸屬在真實的時間裡嗎?也許根本沒有過去或未來,只有持續發生的現在包含著屬於記憶的三位一體。」
我們跟著她在各地遊蕩與冒險:尼采住過的房子、柏林的咖啡館、冰島的西洋棋賽、在威廉布洛斯的推薦下到墨西哥尋覓世界上最棒的咖啡豆等等。另一方面,我們也凝視著搖滾巨星走下舞台的日常生活。她很出名,卻常感寂寞;她受人尊敬,有時卻會發現,對自己的貓說話,比和人類溝通還容易些。
演出、演講以外的私人時間,若不是在異鄉的路上,她過的竟是有點宅的日子。平時會失眠、會焦慮,有難以克服的怠惰天性,也有不足為外人道的艱辛創作歷程。(哪個創作者不是如此呢?)
幸好,文學、詩歌與藝術一再替她加油打氣,一杯接一杯的黑咖啡讓她時時保持清醒,而偵探影集(想不到吧!),成了她度過低靡時期的guilty pleasure。
《時光列車》是回憶錄、沉思集,也是寫給逝者的,一封浪漫至極的情書。
我特別喜歡她在裡面說的這一段話:「我們想要那些無法再擁有的東西。想盡辦法重返某些生命時光,某些聲音,某些感受。然而萬事都會改變,男孩會長大,父親過世了,女兒現在比我還高,仍會為噩夢哭著醒來。請永遠留在那裡吧,我說給認識的每樣事物聽。別離去。別長大。」
"We want things we cannot have. We seek to reclaim a certain moment, sound, sensation. Everything changes. Boy grown, father dead, daughter taller than me, weeping from a bad dream. Please stay forever, I say to the things I know. Don't go. Don't grow."
[閱 讀]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