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嬉皮四十 - 音樂 | 回到主頁面 | 9 Songs Tickets Giveaway »

2007-09-13, 10:29 PM

嬉皮四十 - 電影

easyrider 如果搖滾樂再現了迷幻藥的聽覺經驗,由電影帶來的影像張力,便強化了視覺產生的刺激感。 結合了喧譁樂句與斑斕光影,所謂搖滾電影的雛形,也約莫於六零年代成形。而向來觸角敏銳的好萊塢,既然與嬉皮公社有著緊密的地緣關係,且諸多影視名流也與嬉皮們過從甚密,各大片廠於是一窩風跟拍起同類電影。 這類電影的主角多半是裝扮典型的嬉皮,或許形單影隻,或許成群結黨,影片除了捕捉他們居無定所的行為模式,故事的主人翁也通常行走於一條尋找「什麼」的路途上。Jack Nicholson正是其中的關鍵人物。除了演出為數眾多的嬉皮電影,Jack Nicholson還擔任編劇(1967年的The Trip與1968年的"Head":http://us.imdb.com/title/tt0063049/),甚至親自執導演筒(1971年的"Drive, He Said":http://us.imdb.com/title/tt0068509/)。雖然品質參差,然而錯過那個時代的人,仍能經由這些影片粗略體會到嬉皮世代的生活樣態。 前陣子才過世的義大利名導Michelangelo Antonioni,也曾於1970年經由米高梅片廠資助,拍攝了毀譽參半的"Zabriskie Point":http://us.imdb.com/title/tt0066601/。由一對青年情侶擔當主角,Antonioni大膽採用了兩名毫無經驗的非職業演員,加深了影片明示的反建置、反文化韻味。 雖然當時的嬉皮不太買帳,導致Zabriskie Point以票房慘澹作收,電影中一幕沙漠性交的場景,卻屢屢被後人喚為經典。而影片採用了Rolling Stones、Pink Floyd與Grateful Dead等迷幻名曲,也讓Zabriskie Point與大多數的嬉皮電影一般,在數十年後成為一齣不折不扣的Cult Film。 The Trip(1967) 由Jack Nicholson撰寫劇本,B級片名導Roger Corman執導的低成本電影"The Trip":http://us.imdb.com/title/tt0062395/,是描繪LSD旅程的先驅之一(光從片名已可瞧見端倪)。Peter Fonda持續了與Roger Corman由前一部嬉皮電影"The Wild Angels":http://us.imdb.com/title/tt0061189/的合作,角色由哈雷飛車黨首領,搖身一變成了剛被革職的廣告片導演,意外服下了LSD。透過視覺特效,The Trip重建了迷幻暈眩的用藥經驗。而由芝加哥樂隊Electric Flag錄製的原聲帶也成了樂隊初試啼聲之作。 Monterey Pop(1968) 或許紀錄片名導D. A. Pennebaker的傳世之作,是紀錄了1965年Bob Dylan英倫巡迴的"Dont Look Back":http://us.imdb.com/title/tt0061589/。然而,"Monterey Pop":http://us.imdb.com/title/tt0064689/詳實記載了1967年夏天,這場一連舉行三天,湧入二十萬樂迷的Monterey Pop Festival,影史地位同等重要。首開音樂祭先河,表演樂隊涵蓋了多元種族,且入場群眾恪遵和平、不隨意滋事,Monterey Pop Festival讓人見識了搖滾烏托邦的存在可能。那把Jimi Hendrix在台上焚毀的電吉他,更替影片留下了回味無窮的驚歎號。 Easy Rider(1969) 結合了Peter Fonda、Dennis Hopper與Jack Nicholson這三名嬉皮世代的表徵,"Easy Rider":http://us.imdb.com/title/tt0064276/註定成為史上最棒的嬉皮電影。幾乎探討了嬉皮生活的所有面向: 互助公社、毒品交易、同袍情誼與荒野公路上的無盡探索,Easy Rider無疑像是一座暮鼓晨鐘,提醒天真的嬉皮們追尋自由的同時,相對付出的可能是理想幻滅的代價。當Peter Fonda坐在營火前說出:「我們搞砸了。」彷彿也默認了所謂的美國夢,本是一則不切實際的謊言。 Woodstock(1970) 五十萬樂迷在1969年集結於紐約州的Woodstock,目睹了搖滾史上最具爆炸性的能量動員。這是嬉皮運動的高峰,包含The Who、The Band與Crosby, Stills, Nash & Young等三十餘組樂隊,在八月的週末輪番登場,與台下被雨淋溼的群眾一同告別了寓意深遠的六零年代。拍攝的膠卷據說長達一百二十英哩,"Woodstock":http://us.imdb.com/title/tt0066580/這部同名電影不只保存了這則青年神話,更紀錄到一樁再也無法被複製的歷史奇蹟。 Gimme Shelter(1970) 由兄弟檔Albert & David Maysles所攝,"Gimme Shelter":http://us.imdb.com/title/tt0065780/見證了嬉皮世代的終結。1969年十二月,攝影機隨著Rolling Stones橫跨美國的巡迴來到了北加州的Altamont,樂隊選擇此地舉辦免費演唱會。就在Rolling Stones登台時,即使主唱Mick Jagger在台上大聲制止,一名樂迷卻在舞台前遭維護秩序的Hells Angels成員活活刺死,而Woodstock方纔結束了數個月。經由Gimme Shelter這一幕,後繼觀影者才理解,原來嬉皮的世界,離愛與和平還如此遙遠。 (原文刊載於「"誠品好讀":http://www.eslitebooks.com/reader/index.shtml」九月號)

[電 影] 引用(1)

引用

Sounds and Fury 於 <嬉皮之花的凋謝與重生> 引用本文
文摘: 【寫在前面:這篇文章不是懷舊(雖然我花了點力氣去描述舊場景),而是想檢視一個自主的青年反文化和媒體與商業的關係,以及一個有反叛意涵的文化如何因為沒有和社會運動結合而失敗。
引用時間: 2007.10.20

迴響

想補充一個: Hair (1979, 改編自1969年著名的嬉皮外百老匯劇, 也是第一次舞台全裸演出)

這部片由Milos Forman所導, 光聽電影名稱就非常嬉皮了 (請參考它IMDB上也非常嬉皮的關鍵字: http://www.imdb.com/title/tt0079261/keywords)

順便提一下: Cillian Murphy與Sienna Miller最近則在英國南方的Isle of Wright 拍攝一部2008的新片: Hippie Hippie Shake, 此片是根據Richard Neville的回憶錄所改編,書的全名為Hippie Hippie Shake: The Dreams, the Trips, the Trials, the Love-ins, the Screw Ups: The Sixties

由 Natacha 發表於 September 14, 2007 11:50 PM

easy rider最近才重看一次。片中三位主角的死因讓人看了覺得很痛苦。gimmie shelter很久以前看過,片中主角的死因也讓人很痛苦。微妙的是他們其實都為了同樣的原因才死的。面對人性中動物般的盲目與殘酷,嬉皮果然是夢罷了。

由 VOC 發表於 September 21, 2007 4:41 AM

http://www.rollingstone.com/photos/gallery/16568315/the_top_25_music_dvds_of_all_time/

Rolling Stone雜誌選出了Top 25 Music DVDs of All Time,而Monterey Pop、Woodstock與Gimme Shelter皆名列其中。

pulp 發表於 September 30, 2007 2:24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