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llingwater by Frank Lloyd Wright | 回到主頁面 | Midlake – The Trials of Van Occupanther »

2006-12-12, 6:46 PM

The Curse of High Fidelity & Bob Dylan Musical

hf 如果有一天你被囚禁在一艘迷航的太空船裡,只能反覆看著同一部電影直至死去,你的選擇會是什麼? 我的答案再簡單不過了,那就是"High Fidelity":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5116.html;因為它不只讓我看到了電影,同時也聽見了音樂。人們常用改變生命的經驗(A Life-Changed Expereince)來形容對自己重要的書、唱片或電影。大四那年,我與交往多時的女友在陰冷的房間內看完了High Fidelity,一個星期之後便協議分手。這件事讓我的生命轉了個大彎,這部電影也永遠成了我珍貴記憶的一部份。即便那記憶的味道是苦澀的,如將這些片段拿走,我的人生將不再圓滿。 隨著自己逐漸接近了劇中主角的年紀,雖已重看了High Fidelity無數遍,每每皆能讓我悟出新的道理,或溫習單純的感動。因此當幾個月前得知High Fidelity將改編為"音樂劇":http://www.topfivebreakups.com/時,我心中頓時百感交集。一來期待能與Rob、Barry與Dick在紐約重聚,二來又擔心不論小說或電影都已成搖滾經典的High Fidelity,會被俗氣的百老匯弄的原味盡失。我的顧慮並非庸人自擾。改編作品的難度絕不亞於自身創作,音樂與文字皆然,否則Charlie Kaufman寫不出"Adaptation":http://us.imdb.com/title/tt0268126/那種劇本。原創者能不受限的馳放想像,改編者卻得在原味與新意之間小心取捨,過與不及都是挑戰。此外,原創者只需面對新的批判,改編者卻得同時承受著新舊兩方的殘酷檢驗。如非深入的了解原作,同時對於改編的走向有著清晰見地,改編作品常常落入無法討好任何人的窘局。 即便如此,我仍早早購入了明年元旦的票券,冀求以High Fidelity當成新年的理想開端。事實卻證明我的擔心完全成真。前天收到訂票公司寄來的電子郵件,內容竟告知了High Fidelity將於十二月十七日"早早下檔":http://www.metro.co.uk/fame/article.html?in_article_id=29281&in_page_id=7&in_a_source=,我可選擇更改日期或辦理退票。於是這齣坐擁了一千萬美元預算,並以高價向"Nick Hornby":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5513.html買下版權的音樂劇,禁不住淒慘的票房打擊(每一場次都坐不到半滿),只上檔了十天便黯然謝幕,下台身影之醜陋簡直前所未聞。 對我來說,這消息其實一點都不意外。 不論音樂、電影或劇場,或許台灣尚缺一套服眾的評論機制;可是在國外,尤其擠滿了意見菁英的紐約,影(樂、書、劇、食)評的一支筆,動輒能讓一部電影下檔、一張專輯滯銷、一本小說丟入資源回收桶、一齣劇碼悄然謝幕,或一間餐館關門大吉。當然,大部分的藝術品都能激起主觀的自我投射或客觀的理解判讀,再權威的評論者也不能說了算數。多方綜合正反不同的意見,再補上與時俱近的個人經驗,通常都能逢凶化吉,閃躲地雷。可是,如果一件作品激起的回應竟全然朝著光譜的某極靠攏,答案似也明朗無比了。 High Fidelity仍在試演階段便已惡評如潮。雖然技巧地採用了屬地主義,將冠軍黑膠的地點設定於布魯克林(而不是小說中的倫敦或電影裡的芝加哥),可是乏味的對白與荒謬的歌詞卻無法帶來任何附加好處。John Cusack與Jack Black的形象更已深植人心,這些二三流的百老匯演員豈能取而代之?紐約時報著名的劇評人"Ben Brantley":http://en.wikipedia.org/wiki/Ben_Brantley著著實實幽了這齣戲一默,他在一篇名為"Lost at the Record Store":http://theater2.nytimes.com/2006/12/08/theater/reviews/08fide.html/的文章中說到,【High Fidelity definitely deserves a place in my own catalog of Top 5 lists. That would be on the roster of All-Time Most Forgettable Musicals.】這段話真讓我會心苦笑。 無獨有偶,不過一個月前,一齣由知名編舞家"Twyla Tharp":http://www.twylatharp.org/監製、並使用了二十五首"Bob Dylan":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5348.html作品的音樂劇"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http://www.timestheyareachangin.com/,也於紐約映演了三個多星期後便匆促"下檔":http://www.playbill.com/news/article/103635.html,原因與High Fidelity相仿,同為糟糕的票房與口碑。期盼有了這兩次教訓,加上去年的"John Lennon":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6644.html"音樂劇":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6550.html也是反應普通,若百老匯仍想動念頭至受人愛戴的搖滾作品上頭,得好好三思了。 Ps. 附上兩齣音樂劇的宣傳片段,小心笑到胃抽筋。 Related Articles: "尋找失戀排行榜裡的冠軍黑膠":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5116.html "Nick Hornby Signing at Union Square":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5513.html "Lennon: A Musical about John Lennon":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6550.html High Fidelity Musical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紐 約] 引用(0)

引用


迴響

High Fidelity的小说中文版今年早些时候在中国大陆首次发行,译为 《失恋排行榜》。。在北京这里卖得特别火。

由 Cong 發表於 December 18, 2006 10:29 AM

去北京逛西单图书大厦,但是发现失恋排行榜已经断货,最后在西安的一家不常去的书店发现,着实惊喜了一阵。电影的DVD也是如此,跑遍了西安所有的碟店均无收获,最后无意中在我家楼下的很不起眼的碟店翻了两下便映入眼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伊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啊。

由 dahoo 發表於 December 18, 2006 1:13 PM

电影没看过
不过没天睡觉前看一小段High Fidelity然后笑痴痴的入睡是我高三为数不多的美妙回忆.....

由 jagt 發表於 December 18, 2006 4:35 PM

二三流演員很難踏上百老匯當要角吧
我想他們演了地雷片自己大概也很無奈.

讓搖滾樂踏上broadway or west end真是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印象中只有The Who 的 Tommy 能看(雖然我也沒看過),畢竟是他們自己寫的嘛...
百老匯或倫敦西區都算是戲劇圈裡最傳統保守的舞台了,
與搖滾或另類精神有點相違背... 而且在舞台上看人拿吉他"演"奏真的很..三條線。

要看比較alternative的戲還是往off-broadway or fringe theatre找,
很多劇作家年輕又充滿了想法,
Sarah Kane就在她劇裡借用了好幾句Pixies歌詞或引用Joy Division的曲子
而The Tindersticks 和 Bjork 也將她的台詞譜成了他們的歌曲,很有意思

由 Natacha 發表於 December 18, 2006 6:41 PM

不知是不是我的藝術感太差或著事太頑固, 我看到他唱Like A Rolling Stone 時我居然想把他踢到台下! 這麼糟的表演, 說汙辱狄倫都不為過. 請盡量罵我吧! 但我受不了一個像小丑的人把狄倫的歌唱成這副德性, 看看我前一陣子買的狄倫的寫真, 我真的很不高興一個偉大的知識青年形象被糟蹋成這副樣子! 不過不知道他老人家看到這一幕後會怎麼想勒?

由 Jerry 發表於 December 18, 2006 10:52 PM

to Natacha,

如果只是運用了搖滾的references,Off-Broadway當然很多。
我的意思是整齣戲建構在某個搖滾事件(或人物)上面。
此次Twyla Tharp的失手讓人頗為意外。畢竟她之前以Billy Joel的歌曲為主軸改編的音樂劇Movin' Out很受好評,在百老匯演了很久(據說還創下某些記錄)。
http://movingout.uvision.net/tour_feb/index.html

追根究柢,或許Bob Dylan歌曲的調性本來就不適合搬上舞台,而Billy Joel卻能輕鬆Fit In。

to Jerry,

據說他老人家對於成果還滿開心的。畢竟這也是他親自授權的作品。

pulp 發表於 December 19, 2006 7:31 AM

Hi Pulp,

When are you coming to London to buy me a cup of coffee? I can't wait here for long!

由 the one who is waiting for the redeem of High Fidelity 發表於 December 19, 2006 9:08 AM

年初的时候买到了[失恋排行榜].差不多在8月在一家店里找到了DVD.
而且真的很奇怪,会一直想去看这小说跟电影.总觉得看一遍是不够的

pigstyle 發表於 December 21, 2006 2:45 AM

It's weird to watch this Misical version of High Fidelity...
u know what??
I wanna cry!!!
No wonder the show closed ahead of schedule............
><

由 Sherry 發表於 December 22, 2006 2:18 PM

一直未看,
大家这么推崇,一定看看
东风破是我分手后听到的第一首歌,
也一直很喜欢,就算不是那时听到,也一样

inhotem 發表於 January 3, 2007 5:11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