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umn Music Wrap-Up Pt.2 | 回到主頁面 | 以搖滾為名 - 淺談金馬影展音樂類影片 »

2006-11-13, 11:39 PM

搖滾金馬 – 聲音與光影的對話

johnston 今年金馬影展史無前例地開闢了「"音樂無界限":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8448.html」專題,遴選了八部風格迥異的音樂電影。 我有幸參與了選片過程,自己也曾與毛致新一同拍攝了濁水溪公社的紀錄片《"爛頭殼":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5688.html》。故以此雙重身份出發,將我所看到的故事與聽見的聲音,與更多影迷們分享。 《最後一次搖滾》("Tell Me Do You Miss Me":http://www.imdb.com/title/tt0765479/)是此次參展的電影之中,我個人的首選。原因不外乎幾個因素;其一,Luna的主腦Dean Wareham是我非常欣賞的人物,他所領導的前緩飆名團Galaxie 500更是獨立樂迷們共同的鄉愁。此外,純就技術面而言,這是一部幾乎無可挑剔的優質作品。不但現場收音奇佳,畫面構圖優美,對於巡迴過程所發生的大小事件更是刻畫地絲絲入扣。 近十年來,這類跟著搖滾樂隊一同上路的音樂紀錄片已成一家之言。較著名的如Radiohead - Meeting People Is Easy與Dandy Warhols - Dig!。國人不熟悉的有The Pixies - loudQUIETloud與Low - Low In Europe。拍攝這類電影,對於導演是項嚴峻的考驗。他必須時時顧慮著自己的角色與處境;不能太過介入,卻也不能完全都不介入。太過介入的後果,電影將喪失觀點,成為樂隊的宣傳影片。完全不介入的結果,電影將無法捕捉流竄在團員之間的情緒氛圍,抓不到音樂的神髓。更重要的是,它將成為無血無肉,缺乏感情厚度的電影。想當然爾,導演在拿起攝影機之前,對於所跟拍的樂隊一定有著相當程度的欣賞,否則不會啟動這個計畫。即便還不到死忠樂迷的等級,導演對於樂隊的仰慕是毋庸置疑的。縱使開拍之前雙方毫無交集,憑藉著藝術家們氣味相投的生活直覺,在巡迴一段時日之後,雙方勢將建立出起碼的交情,這是刻意避免都躲不掉的。因此,當導演與樂隊成了朋友(甚至是很好的朋友),如何誠實地面對手中的攝影機,遵循著開拍前擬定 的方向,是一項殘酷的任務。 《最後一次搖滾》的導演Matthew Buzzell替我們做了極好的示範。在過去幾年我所欣賞的該類紀錄片之中,此部關於Luna解散前最後一次公演的電影,幾乎能與Radiohead的Meeting People Is Easy放在同一個座標上評比。導演將橫跨了美、歐、亞三洲的告別巡禮,譜寫成一篇帶著微微感傷的樂曲。不但細膩地捕捉了樂隊內部錯綜複雜的愛恨情仇,忠實地呈現了樂隊巡迴該有的模樣(疲憊與興奮、開心與低迴、現實與理想),也描繪了樂隊與樂迷之間特殊的信賴與共生關係。更難得的是,《最後一次搖滾》不避諱將Luna不美麗的一面展現在觀者眼前。唯有透過這種方式,觀者才能被活生生的人性打動。銀幕上的樂手不是一部冰冷的搖滾機器而已,而是有著思考、想法與掙扎的人物。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Dean Wareham帶著兒子在紐約的中央公園休憩,以及他在日本替兒子挑選禮物的畫面。雖然只是幾個鏡頭,卻交代出了這名外表堅強的樂手的另外一面。其時到頭來,他也不過是一位平凡的父親罷了。我更驚訝於電影呈現了Dean Wareham與前妻之間的關係。如果不是全然的信賴,他不可能讓導演踩到如此深的境地。Matthew Buzzell不但感動了觀眾,也守住了創作的底線。 《路的轉彎處聽見吉普賽》("When The Road Bends":http://www.whentheroadbends.com/)是另一部跟著樂手一同巡迴的紀錄片。它處理的題材更多元,卻也更沈重。吉普賽這個名詞從來不是定義清晰的國族稱謂,或許更趨近於某種狀態,不論遊牧的、浪漫的、熱情的或樂觀的。這部電影透過兩條敘事線同步並進,一來交代了吉普賽演唱團的北美公演,二來跟隨幾名要角的腳步,回到他們的家鄉,使我們理解即使不同國度的吉普賽人,卻得面對相同棘手的社會偏見與政治環境。《路的轉彎處聽見吉普賽》乍看之下與搖滾樂毫無牽扯,可是如果我們將格局放大,會發現吉普賽音樂與龐克搖滾其實分享了許多相似點。他們皆居無定所,不受社會成規限制。他們都透過歌曲抗議社會,控訴不公不義。在電影《一切都鳥了》(Everything Is Illuminated)裡頭,飾演男配角的演員Eugene Hutz,於現實世界組的樂隊Gogol Bordello曲風即被形容為吉普賽龐克(Gypsy-Punk)。名導演庫斯杜力卡(Emir Kusturica)描述了吉普賽樂隊的作品Super 8 Stories,電影中譯為《巴爾幹龐克》。這些都印證了吉普賽與龐克之間的關連性。 《魔鬼詩篇》("The Devil and Daniel Johnston":http://www.sonyclassics.com/devilanddaniel/)與《紐約娃娃》("New York Doll":http://www.newyorkdollmovie.com/)同為樂手紀錄片,也是參展的影片中最催人熱淚的兩部作品。論拍攝手法,《魔鬼詩篇》採用了多主軸的模式,較《紐約娃娃》的單線進行來得豐富。《魔鬼詩篇》也採集了較多的歷史影音,使觀者對於Daniel Johnston的成長過程或生涯背景能有更清楚的認識。《紐約娃娃》則將重點放在現有的素材上,對於主角Arthur Kane的過去較少提及。論背景,Daniel Johnston是從未被主流樂壇接納過的素人創作樂手,Arthur Kane待過的New York Dolls,則是龐克搖滾與扮裝俱樂部裡不可或缺的會員。對於搖滾史稍有認知的樂迷,均會聽過New York Dolls的響亮名號。電影《絲絨金礦》("Velvet Goldmine":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4733.html)翻唱了他們的名曲Personality Crisis,也讓New York Dolls再度打入到新世代樂迷的耳中。論長相,Daniel Johnston平凡的一如加油站店員,或速食店小弟(他的確曾於速食店工作),反觀畫上濃妝的Arthur Kane,卻是妖氣十足,魅力逼人。 即便如此,兩人卻都不是傳統定義之下的搖滾樂手。對於成名、慾望與紙醉金迷這些幾乎與搖滾樂畫上等號的事物,擁有正常人無法理解的排斥與厭惡。由於這種反英雄的特質,他們的音樂生涯屢屢充滿了戲劇性的插曲與轉折。Daniel Johnston因為先天的心裡疾病不得不進出精神療養院,Arthur Kane則從東岸逃至西岸,在教會的圖書館做著最平凡的雜役。這兩部電影都不是勵志片,也不是教你如何成為一名失敗樂手的速成班。而是帶著濃濃的惻隱之心,透過包容的視界提醒我們搖滾樂原來是如此瞬間揮發的藝術形式。當灰飛煙滅,舞台熄燈,不論再叱吒風雲、不可一世的英雄,也必須回歸自身的赤裸信仰,坦率地面對內在的良心。從這一點來評斷Daniel Johnston與Arthur Kane,他們縱使從未品嚐過功成名就的滋味,卻都問心無愧,別無所求。 《龐克精神》("Punk: Attitude":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5474.html)與《吶喊雷克雅維克》("Screaming Masterpiece":http://www.screamingmasterpiece.com/)都是大部頭的音樂風潮紀錄片。不同的是前者的主題為龐克音樂,後者的主題是冰島音樂場景。這兩部電影均擁有許多難得一見的表演實況與機智詼諧的訪談實錄。不過在處理手法上,《龐克精神》的結構嚴謹,敘事扎實,如同經由學術考據過的音樂書。《吶喊雷克雅維克》則顯得單調刻板,受限於平鋪直述的框架。或許所攝主題也決定了兩者先天條件的不同。畢竟龐克音樂是何其複雜多元的樂種,該片導演Don Letts本身也是英國獨立樂壇的資深大老。他採用了最宏觀的胸襟來解讀所謂的龐克文化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在他的論述底下,早自七零年代開始,龐克音樂已隨著嬉皮運動的萎縮而緩緩扎根,並隨著八零年代的Hard-Core與九零年代的Grunge一路繁衍至二十一世紀。如今的網路駭客就擁有最道地的龐克精神。反觀《吶喊雷克雅維克》,旨在陳述冰島音樂過去三十年的發展,無法旁徵博引成為更具史觀的作品,無可避免地成為單一面向的傳聲筒,實為可惜。不過Bjork與Sigur Ros之絕美表演,對於無緣親臨現場的樂迷來說依舊相當誘人。 提起《搖滾世代》("Glastonbury":http://glastonburyfestivals.co.uk/film/index.asp?id=425),很難不拿來與《烏茲塔克》(Woodstock)類比。它們恰巧記錄了人類歷史上兩個最重要也最具影響力的音樂節,一英一美,一持久一短暫。事實上,《烏茲塔克》的歷史定位至今仍有爭議。不少人酸溜溜地說,隨便請一名會操縱攝影機的人,將鏡頭對準1969年的The Who、Jimi Hendrix、Joan Baez與Janis Joplin,這部電影都將成為經典。《烏茲塔克》未將嬉皮文化的思想價值與行為模式進行更精確的闡述。但是別搞錯了,《烏茲塔克》基本上就是一部演唱會電影(Concert Film),如能帶到有意義的場邊花絮,當然值得讚許。如否,那又何妨?拿這個標準來談《搖滾世代》,意義就更清楚了。雖然爬梳Glastonbury音樂節的歷史過程中,電影時有失焦。似乎什麼皆提到了,卻都搔不著癢處。不過撇開David Bowie、Massive Attack、Chemical Brothers與Nick Cave這些撼人無敵的演出,《搖滾世代》呈現出的是一種集體釋放的節慶氣氛。所有世俗的疆界、刻板的目光與嚴肅的教條都暫時在空曠的草原上獲得舒緩與解放。電影鏡頭帶著不具目的性的閒散與鬆弛,使觀者下意識地進入到影像後頭那塊無限延伸的自由場域。此種隨機解讀的調性,與音樂節所強調的不受拘束精神也合而為一。《搖滾世代》呈現的是Glastonbury音樂節的概觀,而不是細微的肌理。我們如果希望能徹底體驗,除非親自走上一回,踏上真實的土地,否則是無法窺其全貌的。縱使電影的魔法再神妙,也無法取代旅行的記憶。 《超脫末日》("Last Days":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6226.html)是「 音樂無界限 」唯一一部”劇情片”,卻是劇情最薄弱的一員。可以想見它將成為此次金馬影展最具爭議性的作品之一。我去年在紐約下城的戲院欣賞此部電影時,影片開始不過十分鐘,已有人陸續離場。依我之見,導演Gus Van Sant利用了搖滾電影的框架,卻徹底解構了搖滾電影本身,成為一種特殊的影像語彙。少到兩隻手數的出來的對白、慢到近乎定格的遲滯畫面,我們看到的其實不是一名有生命的人物,而是嗑了太多藥、神智恍惚至如同行屍走肉的幽靈。《超脫末日》處處挑戰著觀影者的能耐,對於信心指數與專注力的續航都是重大考驗。這部電影我能說得實在不多,既然觀影機會已在眼前,看了便是,你將擁有自己的結論。 這八部電影之間也有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連結。Bjork與Blur主唱Damon Albarn都出現在《吶喊雷克雅維克》與《搖滾世代》中。Morrissey在《紐約娃娃》與《搖滾世代》都露了臉。吉普賽樂手的第一場表演獻給了紐約市,那正是New York Dolls與Luna的故鄉。Sonic Youth在《魔鬼詩篇》、《龐克精神》甚至《超脫末日》都扮演了一定份量的角色。Nirvana更是無所不在,除了《超脫末日》隱喻了Kurt Cobain,鼓手Dave Grohl也出現在《吶喊雷克雅維克》片尾;《龐克精神》與《魔鬼詩篇》更隨處可見Kurt Cobain的身影。更有意思的是,《龐克精神》的導演Don Letts也出現在《紐約娃娃》的鏡頭底下。當主客異位,他成了別人電影的一部份。 如果你幸運地能將這些電影一網打盡,不妨試圖尋找更多的隱藏暗號與神祕意涵。逐一拼湊重組,完成謎一般的音樂拼圖。這正是搖滾電影為何總是迷人有趣的基本元素。 (本文同步刊載於「"破週報":http://pots.tw/node/82」復刊435期) Related Articles: "以搖滾為名 - 淺談金馬影展音樂類影片":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8648.html "金馬影展「 音樂無界限 」電影本事":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8448.html

[電 影] 引用(0)

引用


迴響

pulp,《絲絨金礦》的英文打錯了,寫vu習慣了吧。
《Punk: Attitude》裏的採訪蠻有趣的。

由 Echo 發表於 November 16, 2006 5:05 PM

to Echo,

How this typo could happen.
Thanks a lot.

pulp 發表於 November 17, 2006 3:17 AM

即便如此,兩人卻都不是傳統定義之下的搖滾樂手。對於成名、慾望與紙醉金迷這些幾乎與搖滾樂畫上等號的事物,擁有正常人無法理解的排斥與厭惡。由於這種反英雄的特質,他們的音樂生涯屢屢充滿了戲劇性的插曲與轉折。

今天看了「紐約娃娃」,很感動,映完時,還納悶片場鼓掌聲怎沒有我想像的熱烈。謝謝全文對這次音樂相關影片的介紹,不過其實我覺得Arthur Kane並非完全排斥「成名、慾望、紙醉金迷」等這些事物,相反地,正是影片中透露出的他作為一個平凡人(而非只是摩門教徒)的慾望,比如感動於演唱會前吃的「從沒吃過這麼好吃的午餐」,盼望「下半生能住在有著桃心木書桌、大椅子的房間」,讓紀錄片中的這個人物更鮮活有層次起來,而不是某些影片可能呈現的,從狂人變成聖人那樣的呆板單調。然而,片尾他說的,他最高興的事情並非「紐約娃娃」的重新集合演唱,而是與老友重修舊好,這等單純真摯胸懷,還真有點聖徒色彩了。
片尾兩大震撼,一是他的過世,一是The Smiths適時切題的please, please, please,實在讓人撼動啊。

由 I-in-progress 發表於 November 20, 2006 12:26 AM

to I-in-progress,

完全同意,片尾放出The Smiths的Please, Please, Please,真是催淚到極致了。
雖然事前已知最終將以悲劇收場,可是當Morrissey的歌聲一出,還是令人熱淚盈框。

pulp 發表於 November 24, 2006 9:20 AM

這次金馬也看了“紐約娃娃“,事前並不知道是悲劇收場阿..........
看完會百感交集的一部片,真的很好看!!!
(還好片尾主唱唱夠久,不然還挺難走出戲院的......)

由 adahadadog 發表於 November 24, 2006 4:18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