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reil Marcus vs. Kim Gordon(Sonic Youth) | 回到主頁面 | Sneaky Preview for Sonic Youth’s Rather Ripped »

2006-04-11, 12:33 PM

搖滾書,搖滾書寫

0743228154.01. SCLZZZZZZZ 搖滾樂歷經了五十餘年的發展,衍生出了不計其數的相關產物與流行次文化。 不論自成一格的搖滾服飾,透過光影捕捉真實或虛幻的搖滾電影,或時常掛在口中、卻總說不出個所以然的搖滾態度。這些抽象或具體的實踐,逐步建構在搖滾發展的路程上。搖滾樂做為一種文化現象,同時也是緊密相連的內在社群,整個星系的運作模式遂不可避免的旋轉成多元龐大的符碼體系;有時它簡潔易瞭,有時它複雜難懂。 除了透過影像、口耳相傳或更高層次的精神傳遞將這些曾有的喧囂悸動移交給每一位後繼者;文字與書寫,仍是不同世代的搖滾黨徒之間傳遞信仰時,最依賴的載體。 探討搖滾文字前我們必須認清一個事實,就是任何形式的書寫,不論詩、散文、評論,都無法百分之百地重新複製音樂的原始樣態。閱讀與聆聽原屬截然不同的感官經驗。一名作家試圖用一千個字形容一段旋律,永遠比不上讀者親自聽上一曲。文字與音符先天在物理上的差異,使它們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影響著大腦運作。然而文字的局限性,卻也在音樂的助燃下,放射出更懾人的火焰。 透過文字,我們模擬著波濤洶湧的緊湊音符;透過文字,我們想像著熱力四射的現場表演。紙上的文字是死的,螢幕上的文字不會走動;可是讀者的心是跳動的,想像力是馳放的。一篇文章流傳了數十年,本身不做任何修改,後人卻有千萬種解讀方式。這正是搖滾書寫其迷人之處。作者無法重塑音樂,卻能築構出更具想像的思考空間;作者無法再現音樂,音樂卻自動播放於讀者耳裡。 文字不但帶來與音樂相似的感動,更帶來超出音樂本身的啟發。跳脫出傳統的範疇,搖滾文字成為更具渲染力的文體;它可以更煽情、更危險或更躁進。我們不因文字本身負載的浮動因子而不去閱讀;相反地,與聆聽音樂一般,必須透過大量的蒐集採納,逐漸培養出個人的判斷力。當我們理解了作者的企圖,察覺了過深的斧鑿或刻意的壓制,也用不著驚慌失措,以為文字背叛了音樂。搖滾的部分本質就是危險,搖滾文字也分享著相同的道理。 如王爾德所說,評論本身已是一種創作。任何創作的外顯樣貌與精神內涵,仍取決於作者本身的吸收體驗。試圖透過某種藝術形式來駕馭另一種藝術形式,其中牽扯的因子不免觸碰極為私密的個人領域。也因此,我們必須牢記音樂與文字的主從關係。音樂能否獨立於文字存在?當然可以。我們能否只聽音樂而不閱讀音樂文字?絕對可以。但閱讀一篇現場紀實是否等同於親歷現場,閱讀一篇樂評是否代表已聽過專輯?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當我們認清搖滾書寫的本質,再逐一審視各式各樣的搖滾書刊時,方能體會音樂與文字相加後所帶來的魔力。那是韻味、氣息與魅惑之綜合體。音樂因文字而雋永,文字因音樂而昇華。我們在聽者與讀者的角色間轉換著,在每一頁翻覆的紙張間尋找前人保存的美好。 粗淺將搖滾書籍分成五類,簡單介紹如下: 評論 樂評仍屬搖滾書寫的大宗。不論主流刊物或小眾媒體,不論聆聽取向或音樂偏好,只要能與音樂工業扯上關係的發行物,幾乎都有專屬的樂評空間。質量差的評論如同丟入大海的砂礫,激不起任何漣漪。反之,寫來鏗鏘有力、立論清晰的歷史名文,有時甚至比討論的音樂本身更具影響力。公認為美國最偉大的樂評人Lester Bangs雖於電影《成名在望》(Almost Famous)裡警告主角:「不要和搖滾樂隊做朋友,他們只會利用你。」可真實生活裡的他與樂隊一同喝酒嗑掛,筆下的熊熊熱情影響了無數後輩,堪稱搖滾書寫的究極典範。我們可於《Rock'N'Roll as Literature and Literature as Rock'N'Roll》這本書裡見識Lester Bangs的文字風采。 另一著名樂評人"Greil Marcus":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7451.html的經典之作《Mystery Train: Images of America in Rock'N'Roll Music》(滾石雜誌喻為史上最佳搖滾書籍)則帶領讀者回到了搖滾草創的年代,仔細分析了型塑搖滾風貌的藝人團體(如貓王、The Band與Randy Newman)。他的新作《Like A Rolling Stone: Bob Dylan at the Crossroads》則將寫作主題放在Bob Dylan的名曲〈Like A Rolling Stone〉上頭。一本近三百頁的書只寫一首歌,Greil Marcus用驚人毅力完成了不可思議的鉅作。 除了單一樂評的個人書寫,許多知名刊物也將不同樂評人的作品匯集成冊。如紐約另翼週報"Village Voice":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6515.html出版的《Music Downtown: Writings from the Village Voice》,與出版商Da Capo於每年底彙整的年度樂評總結。 傳記 樂手傳記可能是最有意思的搖滾書寫類型。 有別於樂評人多以旁觀角色冷靜敘事,音樂傳記卻將讀者帶到了搖滾舞臺背後,揭開諸多不為人知的神祕面紗。只要稍有地位的樂隊,在成團多年後皆能出上一本傳記。如低傳真始祖Pavement的《Perfect Sound Forever》,清新樂之王Belle and Sebastian的《Just A Modern Rock Story》,或金屬巨擎Metallica的《This Monster Lives》都是樂隊傳記的代表作。至於The Beatles或Rolling Stones這種地位超群的始祖樂隊,其相關傳記更是不計其數,幾乎每年都有新的專書問世。不論官方授權或稗官野史,讀來各有一番滋味。 近期名著當屬Bob Dylan之《Chronicles, Vol. 1》。有別於傳統傳記均採口述歷史形式,Dylan不假他人之手,利用打字機一字字敲出紐約格林威治村於六零年代的嬉皮生活。不但避免了訊息傳遞的失真,也留住了更道地的時代氣味。至於Joy Division主唱Ian Curtis遺孀Deborah Curtis撰寫的《Touching form a Distance》,或John Lennon前妻Cynthia Lennon撰寫的《John》,則利用委婉感性的筆調,卸下這些搖滾圖騰的表象面具,讓我們見識到他們更缺陷、更脆弱,卻也更人性的樣貌。 除了樂手傳記,各式各樣的音樂革命潮起潮落,自不會缺席於書寫體系裡。《Made in the UK: The Music of Attitude》記載了英國龐克運動的高低起伏,《DIY: The Rise of Lo-fi Culture》記錄了九零年代的低傳真運動,《Our Band Could Be Your Life》詳述了八零年代美國地下音樂的多元場景。《Please Kill Me: The Uncensored Oral History of Punk》與《Punk Diary: The Ultimate Trainspotter's Guide to Underground Rock》皆是充滿高度閱讀樂趣的龐克音樂專書。《Can't Stop Won't Stop》與《BRITPOP!》則分別重現了嘻哈與英式搖滾百家爭鳴的全盛時代。 攝影集 攝影集的共同特色是印刷精美、編排講究,佐以少量文字,常以精裝版問世。這類書籍以具收藏價值的罕見圖片為賣點;由於全彩印刷,價格通常偏貴,主要吸引忠實樂迷購買。常見主題為特定樂隊的生涯回顧,或某些歷史事件的影像紀實。如《The Wilco Book》、《U2 Show》、《According to the Rolling Stones》都是望文生義的樂隊專書。而關於David Bowie的《Moonage Daydream:The Life & Times of Ziggy Stardust》、記載Grunge風暴的《Touch Me I'm Sick》或John Lennon的紐約攝影集《John Lennon: The New York Years》,則是對於單一時期的致敬回顧。 工具書 知名音樂網站All Music Guide發行的一系列音樂辭典,鉅細靡遺地解釋了各式曲風,裡頭附有完整的唱片評析、發行年表與藝人資料。出版商Rough Guides也推出類似的音樂大部頭書,將音樂聆聽帶到考據、比較與明察暗訪的歷史性層面,適合認真樂迷服用。 除了這些厚重讀物,《The Rock Snob's Dictionary》運用逗趣手法介紹了重要的音樂名詞,《Music Lust: Recommended Listening for Every Mood, Moment, and Reason》則推薦了不同環境的聆聽清單。這種輕薄短小的口袋書,適合一般樂迷做為消遣用途,同時也是邁向進階樂迷的踏板。 樂手創作 許多搖滾樂手不只是音樂上的能手,在其他藝術領域也擁有相當旺盛的創作力。他們可以是詩人、小說家或攝影師。雖然與該領域的菁英相較可能稱不上頂尖,但其作品中流露出的搖滾氣質仍處處可見。龐克教母Patti Smith出版過多本詩集,R.E.M.主唱Michael Stipe、Velvet Underground主唱Lou Reed與Yeah Yeah Yeahs吉他手Nicholas Zinner都是業餘攝影師,均曾發表個人攝影集。Smashing Pumpkins主腦Billy Corgan、知名唱作人Leonard Cohen與Sleeper女主唱Louise Wener都是小說家。Sonic Youth主唱Thurston Moore也曾發行個人散文集。 (原文刊載於「幼獅文藝」"四月號":http://www.youth.com.tw/literary/9504/read2.htm,此文略經修改) (Bob Dylan自傳Chronicles Vol. 1之中譯本將於近日由"大塊文化":http://www.locuspublishing.com/推出,譯為《搖滾紀年》) (以上所提之書目均可於"Amazon":http://www.amazon.com/exec/obidos/tg/browse/-/4507/ref=pd_fr__fav/103-5879271-4892624查詢。由於品項過多,遂不逐一賦予連結) Related Articles: "My Favorite Books of 2005":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6819.html "Greil Marcus vs. Kim Gordon":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7451.html

[閱 讀] 引用(0)

引用


迴響

该书中文版已详阅,不过我想,毕竟不是英文版,有些东西翻译出来会失去好的感觉。

由 jackie chen 發表於 April 12, 2006 6:27 PM

Dylan 和 the stranger 周三在学校的体育馆开演唱会。
在公路对面的牛排馆子里我看见喝得醉醺醺的Mr.Hayes嚷嚷着要去听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
他当时已醉的不象话,用手扶着吧台的桌子,和卖牛排的美丽而结识的姑娘拥抱互吻面颊。

我吃完牛排之后也往那里走,一些黄牛党兜售门票,全价三十。全然不顾演唱会已经开始半小时和我兜里没有现金只有信用卡的事实。


由 direstrait 發表於 April 15, 2006 11:18 AM

to jackie,

確實,既然稱為原文書,當然是看原文最不容易失真。
不過我較好奇的是你所謂的中文版是簡體字版本嗎?
如果是,原來內地早已有譯本了啊。

to direstrait,

我看Dylan花了一百元,至今仍覺得有些不值,哈。
但我想三十元是相當可以接受的價位了,可惜你身上只有信用卡。

pulp 發表於 April 20, 2006 6:01 PM

to pulp:
是简体字版本的,内地的版本是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的,不过在内地也只是在大城市有发行,我特地去了和我最近的大城市南京去购买的.

由 jackie 發表於 May 2, 2006 11:24 AM

原來在譯書上面,內地已經走得比台灣前面了。
但不知翻譯的品質如何?有機會得請朋友買一本來瞧瞧。 :)

pulp 發表於 May 3, 2006 6:36 PM

内地书在牵涉到摇滚乐方面的内容的翻译品质有的很糟糕,我记得以前看过的VIRGIN GROUP的RICHARD BRANSON的自传,在牵涉到六十年代摇滚乐方面的翻译相当糟糕,让人读得很生气.甚至看过一些出版社出版的关于滚石和BEATLES的纯摇滚乐方面著作,名词的翻译差得离谱,真的要怀疑出版社找的翻译对摇滚乐是一无所知.
BOB DYLAN这本书是内地的一个文化公司运作出版的,老板非常热爱BOB DYLAN,所以在翻译上很认真,南京大学的几个博士参与了翻译,整体质量不错.有个别的地方我觉得可能需要推敲,比如MR TAMBOURINE MAN 译为手鼓先生,我觉得铃鼓先生更合适,TAMBOURINE是用手摇的那种,OASIS的LIAM GALLAGHER唱歌时常用的.手鼓让我想到那种用手敲打的PERCUSSION.

由 jackie 發表於 May 4, 2006 11:22 PM

嗨...抱歉冒昧的留言
看你文字一陣子了 很喜歡它們流露出來著直接與熱愛
這篇文章 讓我想到高達的
拍攝片子的起始到最後 有著蠻精彩的故事
推薦你有空可以看看囉

由 mean 發表於 May 5, 2006 12:34 PM

to jackie,

完全同意,手鼓讓人聯想到的是部落音樂裡那種Percussion。Tambourine該譯成鈴鼓才是。
不過此出版社已相當負責,還請博士生來協助。這種態度是很好的。

to mean,

哈,高達的電影我也看過幾部,這篇文章讓你想到哪一部呢?

pulp 發表於 May 8, 2006 3:42 PM

"一加一"
(真奇怪~我明明有打上去~可是片名的地方就消失了呢...)
看完這一部,整整一個星期,腦中都是滾石的聲音~~~

由 mean 發表於 May 9, 2006 10:52 AM

这本书的简体版我看完满久了,翻译只能算还好。个别句子还是翻得不知所云的。
至于最明显的错误,是说dylan弹竖琴。harp在这里是口琴啦。

bedworm 發表於 May 10, 2006 9:44 PM

一加一!!!
台灣最近有個聲音與影像的影展耶
裡面有這部片喔!!!
我很想去看看呢!
台北在光點上映(http://www.spot.org.tw)

由 Denise 發表於 May 13, 2006 6:20 PM

【一加一】應該是指高達的電影Sympathy for the Devil?
我有它的DVD,可惜從沒看完過。 :p

pulp 發表於 May 30, 2006 12:25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