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類的反戰電影 – Jarhead | 回到主頁面 | Rolling Stones Sep.15 »

2005-11-23, 1:11 PM

Lennon: A Musical about John Lennon

DSC08241
"Lennon":http://www.johnlennon.com/site.html對紐約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反之亦然。 隨著Beatles於1970年解散,Lennon在1971年離開了英國,從此長居紐約,直至1980年底在"Dakota":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Dakota自宅前被刺身亡。如今走在紐約街頭,各類販售紀念品的攤位裡最常見的不是Bob Dylan或Lou Reed的肖像,而是Lennon穿著印有New York City字樣的白色無袖上衣、昂然盯著前方的經典"影像":http://www.musicman.com/001/jl.gif。中央公園也在Lennon被刺不遠處的W. 72nd St.入口設立了"Strawberry Fields":http://en.wikipedia.org/wiki/Strawberry_Fields_Memorial供樂迷紀念憑弔。 其遺孀"Yoko Ono":http://www.yoko-ono.com/不但定居此地,也是城裡另一個受人尊敬的文化表徵。她提供大筆經費修繕Strawberry Fields;屢次在Village Voice上刊登全版的"反戰廣告":http://www.artistsnetwork.org/news9/ImaginePeace2.gif,內容是簡單的Imagine Peace二字,署名Yoko Ono Lennon。還記得去年底我打開某期的Voice看到這廣告時,當下呆了半晌,心中起伏的感動是難以言喻。 這部名為Lennon的"音樂劇":http://www.lennonthemusical.com/於今年秋天在百老匯上演,使這名永不凋零的英雄與他生前最後駐足的城市重新架起了連結。導演兼編劇"Don Scardino":http://www.lennonthemusical.com/creativeteam.html是土生土長的紐約客,也是狂熱的Beatles樂迷。他曾在十六歲那年於Shea Stadium參與了Beatles演唱會。與同年代的其他青年一般,Bealtes成為他們成長記憶裡難以抹去的一環。身為資深的音樂劇導演,製作一齣關於John Lennon的劇碼遂成了Scardino長久以來的夢想,而這個夢終於在與Yoko Ono會面後得以實現。 Yoko手上握有Lennon所有音樂的相關版權,甚至連Lennon這個名字的使用權都歸於Yoko所有。Scardino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說服Yoko,讓她同意這個計畫。由於Beatles早已成為無所不在的文化現象,而Lennon的個人生涯相對來說卻低調內斂的多,Scardino希望劇作能聚焦於Lennon的個人世界上。他避開了Beatles鋒芒畢露的時期,將劇本重心鎖定於樂隊解散後,Lennon與Yoko兩人在音樂上、政治上,與愛情上的各種實踐。他也大膽啟用了九名不同膚色與性別的演員來詮釋Lennon,他們是五男四女,包含了白人、黑人、西班牙人與亞洲人的組合。 這點子深受Yoko讚賞。對Yoko來說,世界大同原本就是Lennon最堅持的理想。在I Am The Walrus這首歌裡,Lennon不就唱著:【I am he as you are he as you are me and we are all together】,Imagine也講述著相同的理念。過去三十年來,Lennon已成為全球進步青年共同擁戴的不朽人物,透過不同人種與性別賦予他新的精神,無疑使劇作更有意義。Yoko也透露Lennon在世時,總嚷嚷著希望自己也擁有黑人的好歌喉。音樂劇實現了他的願望。 另一個讓Yoko首肯的原因,在於劇作的所有台詞都出自Lennon的歌詞或接受雜誌訪談時留下的語錄。Scardino所做的只是重新整理歸納,並無杜撰再造。如此不但保留了絕對客觀性,省了加油添醋之嫌,更讓整齣戲透露著濃濃的Lennon風格。從頭到尾都以第一人稱為出發點,探討著內心與外在環境間的糾纏與轉折。於是Yoko與Scardino一拍即合,共同孕育了這齣兼容音樂性、政治意識與絕佳幽默感的劇碼。它是一部音樂自傳,也是搖滾演唱會;它帶領我們重訪了搖滾史上最才華洋溢的片刻之一,也重新凝視了二十世紀最不媚世俗的羅曼史。 說來莞爾,正是Beatles所引領的搖滾風潮,將久據排行榜許久的音樂劇歌曲趕下了舞台,從此進入了搖滾樂獨領風騷的年代;正是Beatles這票六零年代先驅樂隊,讓百老匯變得不再新鮮有趣,變成不夠酷的玩意兒。此次Lennon以搖滾明星的姿態重回百老匯,他天上有知應該也會啞然失笑。 表演場地"Broadhurst Theatre":http://www.theatermania.com/content/theater.cfm/int_show_id/105285位於W. 44th St.上,就在時代廣場旁;觀眾的年齡層約在四十歲上下。除了精心設計的舞台,台上也有十人編制的大陣仗樂隊。整晚演唱的"歌單":http://www.lennonthemusical.com/songlist.html將近三十首,其中India, India與I Don't Want to Lose You都是之前未發表的曲目。故事從Lennon於利物浦出生說起,提到了父親的拋家棄子與母親的意外身亡。之後是Beatles的結識與崛起,及他們至印度學習西塔琴的過程,還有Lennon與McCartney間的不和。隨後Lennon在倫敦畫廊裡邂逅了Yoko,於是劇碼後半部全繞著兩人打轉,Beatles儼然成了過往雲煙。 許多著名事蹟也相繼登場,例如推廣反戰理念而巡迴全球的"Bed-In":http://en.wikipedia.org/wiki/Bed-in;在加拿大持有毒品被逮;七零年代中期被FBI視為異議份子遭長期跟監,以致無法順利取得綠卡;以及Sean Lennon的出生,使Lennon淡出了公共領域,成了全職的父親。當然Lennon與私人助理因發生了不正常關係,而被Yoko逐出家門自我放逐至西岸的"Lost Weekend":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1561711764/103-5879271-4892624?v=glance&n=283155&v=glance也被寫入了劇本裡。與Elton John一同在Madison Square Garden表演的橋段也沒有被忽略。 隨著劇碼進行,Lennon的諸多名曲也逐一響起,多與當下劇情有關。如Mother、The Ballad of John and Yoko、How Do You Sleep?、God、Give Peace A Chance、Power To The People、Gimme Some Truth、Beautiful Boy等。有別於赤裸激昂的搖滾樂版本,透過重新編曲,經由職業演員翻唱的音樂劇版本也別有一番滋味。除了幾首反戰名曲依舊鏗鏘有力,全場最感人的一幕當屬最後一首歌。不會再有別的選擇,它是Imagine。 溫暖的鋼琴聲緩慢奏起,演員坐在白色鋼琴前合唱著曲子。歌曲進行到一半,劇院燈光突然熄滅,舞台降下了一座巨型屏幕。真實的Lennon影像投射在螢幕上,他對著觀眾唱歌。曲罷,Lennon轉頭看著身旁的Yoko,兩人相視而笑。此時燈光逐漸亮起,演員一一出來謝幕,全場起立鼓掌了好幾分鐘。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都已濕了眼眶。 Lennon曾說:【如果身在古羅馬時期,我會住在羅馬,還能住在哪呢?現在的美國就是以前的羅馬帝國,紐約就是羅馬。】看完這齣戲,我只能慶幸自己也身處這個城市,它總是充滿著驚奇與不可思議。就像這個夜晚,Yoko Ono就坐在我正下方,我們一同欣賞了整齣劇作。 後記: 隨著十二月八日是Lennon逝世二十五週年,各類相關活動也進行中。一本由Lennon專屬攝影師Bob Gruen所攝的影像記錄"John Lennon : The New York Years":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1584794321/103-5879271-4892624?v=glance&n=283155&%5Fencoding=UTF8&m=ATVPDKIKX0DER&v=glance於前些時日發行。Lennon首任妻子Cynthia Lennon也於九月出版了名為"Jonn":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030733855X/103-5879271-4892624?v=glance&n=283155&s=books&v=glance的回憶錄。"Imagine":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B000AYELY2/103-5879271-4892624?v=glance&n=130&%5Fencoding=UTF8&colid=Q9DIWJ2UCR0Y&coliid=I1DVU65NNFAXB4&v=glance這張DVD也將於十二月重發。而Lennon個人生涯的所有作品也"首次":http://www.cnn.com/2005/SHOWBIZ/Music/11/09/lennon.online.reut/在線上音樂商店供樂迷購買下載。 此外,前陣子由"ASME":http://www.magazine.org/Editorial/成員所評選的過去四十年來最佳的"四十幅":http://nile.doceus.com/editorial/top40covers.htm雜誌封面,第一名正是1981年一月發刊的Rolling Stone雜誌。其封面為全裸的Lennon擁抱著Yoko的"經典照片":http://msnbcmedia.msn.com/j/ap/nyr10310171611.widec.jpg,正攝於Lennon遇害當天。
DSC06617
DSC06622
DSC06621
DSC06619
DSC06618
DSC06625
DSC06623
DSC06631
DSC06627

[紐 約] 引用(0)

引用


迴響

這篇實在寫的太好了!請問可以讓我連結這篇文章嗎?謝謝

Knox 發表於 November 23, 2005 3:22 PM

嗯,不知道是不是今天下午看了你這篇文章
晚上看哈利波特的時候,一直覺的哈利跟藍濃
長的很像..ㄟ..好像跟你這文章沒關係喔^^||
哈哈,尷尬~~不過,我還是要小小聲說"火盃的考驗"
真是太好看啦~~讚!!

由 fly 發表於 November 24, 2005 2:52 AM

人早死 留下ㄉ是icon,myth
這也是他 比 dylan更大ㄉ優勢之一吧

由 alton 發表於 November 24, 2005 9:45 AM

to Knox,

如果是非商業用途的轉載,附上原文網址即可。

pulp 發表於 November 24, 2005 12:13 PM

To Pulp:
我只是想放在blog裡連結,感謝!

Knox 發表於 November 25, 2005 3:18 PM

elvis這期看到熟悉圖樣阿 呵呵

由 yoshigi 發表於 November 28, 2005 4:04 AM

熟悉圖樣是Lennon嗎?

pulp 發表於 November 28, 2005 4:06 PM

根據今天NME的報導: http://www.nme.com/news/john-lennon/21665
今年十二月三日(也就是明天),BBC Radio4將播放Rolling Stone雜誌於1970年底替Lennon進行的訪談。

由已經紕漏的內容看來,Lennon指責起Beatles老戰友真是不留情面。我想對披頭迷來說,這應該早是舊聞了。

此外,The Dick Cavett Show - John Lennon & Yoko Ono這部DVD也於上月初發行,內容是Lennon夫妻倆上電視節目的訪談與表演片段。
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B000A345F8/ref=pd_bxgy_img_b/103-5879271-4892624?%5Fencoding=UTF8&v=glance&n=130

而十二月一日,由Yoko編撰的新書Memories of John Lennon也將問世。網路上評價似乎不佳,得親自去書店瞧瞧才是。
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0060594551/qid=1133561100/sr=8-1/ref=pd_bbs_1/103-5879271-4892624?n=507846&s=books&v=glance

pulp 發表於 December 3, 2005 6:07 AM

我愛保羅比約翰多一點!

披頭王 發表於 March 18, 2007 8:19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