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fjan Stevens - Illinois | 回到主頁面 | Billy Corgan(Smashing Pumpkins) Jun.27 »
2005-10- 6, 4:39 PM
Kurt Cobain's Last Days? by Gus Van Sant


[電 影] 引用(4)
引用
文摘:
引用時間: 2005.10.21
文摘: 其實這篇看著看著真的會很難過 對吧 阿么 誠摯的希望有昭一日可以真的看到這部片 以下引用自
引用時間: 2005.12. 6
文摘: blogresse
引用時間: 2006.01. 7
文摘: 從http://d.hatena.ne.jp/shinobu_k/20060214(Innocent Gardenメモ経由)
引用時間: 2006.02.14
迴響
不知道台灣何時有機會看到這部片子..
Kurt Corbain似乎已成了某種文化精神象徵。
每年到了Kurt Corbain的忌日,有些搖滾電台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會播出Nirvana的歌曲,也製作相關節目來紀念他,連call-in內容都還是與Nirvana有關。節目裡播放的音樂呢?還是Nirvana的歌。不論白天晚上,一定都聽得到"Smells Like Teen Spirit."
由 Winnie 發表於 October 7, 2005 1:08 AM
台灣到底上不上呢?!
超想看的~
可以將你加入連結嗎?
由 鯊魚 發表於 October 7, 2005 11:48 AM
无意中逛到你这儿,发现是个很好的地方呢!
由 夏羲 發表於 October 7, 2005 7:35 PM
這期的Q裡面把它評論的一文不值 只獲得兩顆星... ==
看了你的介紹 讓我對這部片又重拾一點信心 呵呵
由 Natacha 發表於 October 9, 2005 9:36 AM
我還蠻喜歡這個導演的,
所以還是很期待這部片能在台灣看到
由 chaos 發表於 October 9, 2005 12:30 PM
to Natacha,
對於一份"音樂偶像刊物"的說詞我們就不用放在心上了。 :)
Village Voice和New York Times都給了它滿分評價。Uncut九月號更選它為單月電影,評論的最後一句話我覺得相當之好,道盡了這部電影的重點:
【You may not like Last Days, but it'll stick in your head for a long while to come. Which is the point.】
由 pulp 發表於 October 10, 2005 5:34 AM
文章結尾相當值得玩味呢!
由 iron 發表於 October 10, 2005 11:13 AM
一直没有机会看的电影。
在我眼中的kurt是一个对世界,对自己心灰意冷的人,是个善良敏感聪明的人。
若说他是英雄,我会联想到David Bowie的歌HEROS。。
由 KYD 發表於 October 10, 2005 5:03 PM
有一个镜头,透过窗子看到Michael Pitt在房子里用电吉他和鼓捣鼓出了一段迷幻乐。特别想知道这段曲子是哪个乐队的作品。
由 IanFalland 發表於 October 10, 2005 11:30 PM
【You may not like Last Days, but it'll stick in your head for a long while to come. Which is the point.】
Dying to see this movie. Just like 【Elephant】, you may not notice, but it's already there. Stick in your mind.
由 nova 發表於 October 11, 2005 5:47 PM
我好想看啊!
由 孫彼得 發表於 October 12, 2005 2:53 AM
to IanFalland,
那極有可能是Pitt自己的創作,或是他自己樂隊的創作。
我在雜誌裡讀過,可惜現在記憶有點模糊了。印象是Van Sant希望他自行發揮帶有"Nirvana"調調的歌曲。
但可以肯定的是電影裡的另一首歌,Pitt在練團室彈奏的那首,是Pitt的樂隊Pagoda自己的創作【Death to Birth】,你可以在他們的網站http://www.myspace.com/pagodamusic 聽到這首。
題外話,Pagoda十月中在紐約有三場表演,不知要不要去看哩。
由 pulp 發表於 October 13, 2005 2:21 PM
Superb movie!!!!!!!!!! hello hello how low......
communication breakdown.....
由 william 發表於 October 18, 2005 2:16 AM
不好意思,第一次用引用,才发现刚才连续点了5次,呵呵,见谅
很喜欢你这里!谢谢!:)
由 XII 發表於 October 21, 2005 6:57 PM
不好意思~請問 你們知道台灣幾時會上這部電影?
還是 不會上了?
由 dan 發表於 February 1, 2006 9:09 PM
我想也許得等等獨立影展之類的。
不要說台灣了,這部電影在美國激起的反應也是相當之小,只能說關心這片的族群實在太小眾了。
由 pulp 發表於 February 2, 2006 3:47 PM
請問電影網站上一直播放的那首歌是哪首,也是pagoda唱的嗎?
由 坎娣 發表於 February 19, 2006 4:35 PM
Ya, 那首就是Pagoda的歌曲,電影裡也有出現。
由 pulp 發表於 February 21, 2006 5:44 AM
戛纳开始那个周初去看,迟到了一丁点,进去的时候已经是Pitt在树林里泉水边了,无论始终的整体感,对导演手法的欣赏,即使对Nirvana不尽熟悉也不觉得那么抱歉了。那首曲子是Pitt写的倒是一大惊喜,当时从MK2网站上载下来,反复听成魔,想到他在《The dreamers》里的Mathew形象,反差巨大啊。
由 doni 發表於 February 26, 2006 9:10 AM
無意間租到這部片子, 在看片前也搞不清楚Kurt Cobain是哪號人物... 對故事的背景也沒有概念. 看完後真是有不少感觸... 也有一些疑惑. 果然來這裡看到了一些解答...
我想我會為自己寫篇文來紀念自己看過這部片子. 而看著這部片子的過程裡, 一直到結束... 在腦海裡閃過的聽過的曲子大約是... Coma(GnR), Youth gone wild(Skid Row)...
Not Grunge type though... but in the end, all RnR songs just all explicate about the same root... anyway...
由 Sean 發表於 August 5, 2006 8:07 PM
從網路上買到這部,
看了後聽好多次的death to birth
不過我沒發現Kim Gordon
也許我太少聽sonic youth
我覺得你文章寫的很好
由 sparrow 發表於 October 2, 2006 8:48 PM
請問一下電影last days裡頭,黑膠唱片的那首歌叫啥??
由 ppig 發表於 November 14, 2006 6:50 PM
http://www.imdb.com/name/nm0685856/
從這網站上的圖片裡 可以看到PITT他的大拇指總是從毛衣穿破一個洞穿出來
我現在才認出原來她是巴黎初體驗THE DREAMERS的男主角
想請問他穿破毛衣讓大拇指從另一個洞伸出來的習慣是自己的
還是剛好KURT也有這個習慣
畢竟THE DREAMERS是2003年的片,難道那時他已經開始在揣摩KURT?
因為發現KURT在這兩部片都有這習慣 而且LAST DAYS又是兩年之後的作品
因此引發我的好奇心
由 SEVEN 發表於 November 14, 2006 11:25 PM
to ppig,
劇情我已經很模糊了,不過我想你說的應該是Velvet Underground的Venus In Furs。
to SEVEN,
我不確定Michael Pitt是否從The Dreamers就在揣摩Kurt Cobain。
不過我確定的是他自小以來就是Nirvana的樂迷。或許在不知不覺之間已模仿了偶像的言談舉止了。
由 pulp 發表於 November 15, 2006 5:30 AM
我最近才有機會在台灣看了這部片,如果不是超脫樂迷或者不了解裡頭的隱喻確實這種藝術片很多人會覺得很無趣. 以下是我一點點對影片的解讀:
關於Boyz II Men那段,導演把陷入沮喪的另類搖滾歌手跟流行商業的R&B團體擺在一起,除來製造反差外,我覺得想表達沮喪哀愁的情緒是不會因為你是傑出的藝術家就顯的比較高尚,那是每個人都一樣所具備的情感,BoyzIIMen哀傷情歌的情緒跟Kurt(or Blake)的情緒並不會有高低,在這一刻藝術家跟流行藝人是平等的. 另外在Kurt一個人在房裡彈吉他嘶吼那段,鏡頭把Kurt以中景拘限在他的房裡,我所感到的是隱喻Kurt把他自己的陰鬱憤怒困在房裡,跟外面的世界做了隔絕,有待在象牙塔裡自我沉溺的感覺.這跟Kim對他的規勸也有呼應:"你如果都不出去的話,你會.."最後Kurt已裸體的方式向上爬一幕,我覺得是隱喻他終於脫下華麗的搖滾藝術家外衣而獲得自我的解放.
由 johnny 發表於 November 24, 2006 4:19 PM
關於實際上的Kurt而非影片中導演所想表達的Blake,我建議感興趣的人可以找超脫在MTV Live and Loud(不是unplougged喔)演唱會中Kurt的神情的確可以感覺到跟他遺書所提到的很類似,在跟超脫91~92年的演唱會比較,早期的演出可以看出Kurt發狂般的投入演出,但是MTV Live and Loud則顯得憂鬱冷靜,似乎顯現出他對搖滾樂甚至自己的音樂失去了熱誠,其中的一聲吼叫(應該是Drain you)叫的方式確實跟以往不同,而是失望咀喪發瘋式地發洩,但是感到相當的無奈. 演唱會最後的紮樂器似乎成了例行公事般的娛樂效果,Kurt對這點的不滿在最後也向觀眾瞪了瞪,想拉觀眾上台似乎是想打破自己是搖滾巨星的迷思(你也許會想這是過度解讀,但Kurt會想拉觀眾上台是即度反常的). 總之那場演唱會卻實質得玩味. 還有他在93年MTV interview裡說他覺得他是junkie,他不想活了..我想海洛因跟他的死絕對比Courtney的影響大的多.
由 johnny 發表於 November 24, 2006 4:39 PM
to johnny,
Good points!
其實我國高中時還買過幾捲Boyz II Men的卡帶。他們早期的歌真的很好聽,比現在的R'N'B好多了。
回到Kurt的死因,毒癮與老婆當然是部份原因,不過對於突然而至的名利無法妥善面對,使自己被排山倒海的壓力給淹沒了,應該仍是最主要的癥結所在。還沒成名的人巴不得早日成名,已成名的人恨不得回歸尋常百姓之身,人性就是這麼弔詭。
由 pulp 發表於 November 24, 2006 7:26 PM
i love u kurt .................
由 noella 發表於 November 29, 2006 10:57 PM
pulp兄,我又來連結你的文章了,因為trackback弄不出來...
Death to birth
http://mazzycafe.blogspot.com/2006/12/death-to-birth.html
由 mazzycafe 發表於 December 22, 2006 2:05 AM
我14歲時最愛的團體,,,,,,,最近我跟大陸網友買到這片在yahoo auction !如果你住台南我很樂意借你啦!mail me to super_dooper25@yahoo.com.tw
我愛kurt!
由 noella 發表於 July 26, 2007 11:49 PM
PULP您好,
我是COOL雜誌編輯SNAIL.
冒昧留言在這裡,是希望能獲得您的協助.
COOL雜誌預定於這個月份,
特別製做一個介紹搖滾電影的專題報導,
而在預定的影片中,就包括了此部LAST DAYS.
身為NIRVANA的樂迷,雖然也曾經於金馬影展看過此片,
但卻苦於無法傳神地表達出此片美妙之處予讀者.
看過你的文章後,驚訝於您對此片的精確評論,
所以希望能節錄您文章中的兩小段於雜誌上刊載,
我想,透過你的文字,讀者必定會對搖滾有更濃厚的興趣,
如此,便能達到我們希望讓讀者多認識'接觸搖滾的夢想.
如獲您的允許,
請您以MAIL與我聯絡,
謝謝.
MAIL:
snailvivian@gmail.com
snail_chao@mail2.spp.com.tw
由 snail 發表於 August 25, 2007 9:01 PM
其實是哀傷的。
由 bluetc 發表於 December 24, 2007 12:17 AM
在這裡潛水有一段時間了,之前金馬錯過之後,
我也一直在期待何時能看到這部片,
不經意發現一個好消息!
今晚(3/4)23:00、3/7 1:00AM,
將會在HBO播出,
太好了!
由 Naomi 發表於 March 4, 2008 3:22 PM
今天撥了,我剛看完,謝謝板主的介紹
由 xwx911 發表於 March 5, 2008 12:41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