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放逐的琴音 The Beat That My Heart Skipped | 回到主頁面 | Summer Sonic 2005, Day2(Death Cab For Cutie、Bloc Party、Weezer、Oasis) »

2005-08-27, 1:38 PM

Summer Sonic 2005, Day1(Arcade Fire、Mew、The Tears、Ian Brown)

firecover.jpg
"Summer Sonic":http://www.summersonic.com/index.html舉行地點位於東京近郊千葉縣的"海濱幕張":http://www.makuhari.or.jp/。 從"新宿":http://www.jreast.co.jp/e/estation/e_shinjuku.html搭乘"山手線":http://www.japan-guide.com/e/e2370.html至"東京站":http://www.jreast.co.jp/e/estation/e_tokyo.html轉"京葉線":http://hisaai-hp.hp.infoseek.co.jp/JREast/Sobu/Ky_s_eg.html,總時程大約一個半小時。其中光是於東京站轉車就步行了將近二十分鐘,搭了七八次電扶梯,往無止盡的地下樓不斷邁進,錯縱複雜的網絡系統令人暈頭轉向。東京電車乾淨舒服(尤其與紐約地鐵相較),通勤倒也不是件苦差事。沿途看看路上風景,打量其他乘客,不久便抵達會場。 海濱幕張是一座相當現代化的新穎城市,馬路寬敞筆直,街區的摩登建物每棟皆窗明几淨,置身其中相當舒服。會場區分為兩大塊,其中Mountain、Island、Sonic、Urban等舞台位於"幕張國際展覽中心":http://www.m-messe.co.jp/index_e.html,一座超大型的室內展場;至於主舞台Marine Stage則位於"千葉海洋球場":http://www.makuhari.or.jp/main/english/map/stadium.html,它是日本職棒"羅德隊":http://www.marines.co.jp/的主場,周遭還有Beach、Dance這兩個小舞台。 車站至會場約莫五分鐘的步行距離,沿途塞滿了參加活動的日本Kids。有人交易門票、有人高聲喧譁,大部分是三兩成群的往演唱會場移動,一股節慶的氣氛隱約可見。 於入口處兌換手環後便魚貫地隨人群進入場館。幕張國際展覽中心不但屋頂奇高無比,展場縱深也相當浩瀚,說是用人工搭建的巨型山洞也不為過。其中又分為六個子館,有的做為舞台之用,有的則是贊助廠商與糧食攤、紀念品攤的集散地。我原本擔心於同一個區塊塞入那麼多舞台,聲音是否會彼此干擾。但日本的神奇工業技術真叫人折服,這些相鄰不遠的舞台不但音場透徹清楚,且隔音效果奇佳,完全隔絕了外來音波的騷擾。 Summer Sonic唯一遺憾之處也許是除了主舞臺Marine Stage,其餘皆位於室內場館,與我想像中的戶外的、有陽光草地的、有新鮮空氣的音樂節可謂大不相同。但既來之,則安之,趕緊融入日本Kids的節奏韻律才是要緊事。 第一組觀賞的樂隊是"Louis XIV":http://www.louisxiv.net/,接之登場的是"The Departure":http://www.thedeparture.com/,兩組同樣索然無味,趕緊趁空檔打發午餐。欣賞無趣表演時可以順道觀察日本Kids的一舉一動,首先是裝扮方面。幾乎每人身上都穿著不同款的樂隊T-Shirt,花樣種類之多真教人歎為觀止,連以收集樂隊T-Shirt為嗜好的我也只能甘拜下風;此外,男生必頭戴棒球網帽,脖子上掛著擦汗用的白毛巾,一眼望去如國中制服般整齊劃一,這民族的團結性真令人讚嘆。至於觀團反應方面也是訓練有素且步調一致: 其一是高舉右手於空中畫圓,如果聽到興奮處,連左手也會舉起;其二是跟隨音樂的節拍,全身做著不規則的崎嶇扭動。如觸電過後的立即反應,肢體動作不能太大,但該有的細節都不能省略。 舞臺前方的搖滾區時有強烈的身體碰撞發生,但即使前後左右反覆衝撞,日本Kids仍維持著基本禮貌,不會對狀似無關的旁人隨意侵犯領空。總之,他們秉持著: 即使陶醉其中,也不能隨意失態;隨時給予台上樂手溫暖鼓勵,這兩大原則欣賞著各路表演。如此既貼心又熱情、既投入又收斂的觀眾特質,難怪一堆國外樂隊如此熱衷至日本表演。 "TV On The Radio":http://www.tvontheradio.com/是今天第一組引我興趣的樂隊,可惜與"Arcade Fire":http://www.arcadefire.com/html/衝堂,欣賞四五首歌之後趕緊轉移陣地。Arcade Fire今年二月於"紐約的演出":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4759.html仍高居我05年的前三名Gig,那激動悠揚的夜晚仍似幽靈般懸浮於腦海,他們是我最想再看一次的樂隊之一。而這個下午的Arcade Fire再度將我徹底擊倒。 透過主唱Win Butler之口我才知道這是Arcade Fire成團後第一場日本演出,他還打趣的說表演場館怎麼跟停機坪一樣大。而台下的觀眾也以超乎我想像的熟稔程度跟唱著他們的曲子,尤其"Wake Up":http://homepage.mac.com/pulpchen/clip/iMovieTheater36.html前奏那驚心動魄的大合唱,氣勢和紐約相比毫不遜色。受到這股氣氛的感染,沒隔多久我的眼眶早已溼了大半。由於音樂節的緣故,Setlist與專屬的演唱會相比少了約半個小時,但該帶到的歌是一首也沒漏;而"Final Fantasy":http://www.finalfantasyeternal.com/的小提琴手Owen Pallett也於台上助陣,看來他已成為Arcade Fire巡迴時的固定成員。 Arcade Fire無懈可擊的表演使我驚魂未定,反觀之,接著登場的"Mew":http://www.mewsite.com/site_fr.html竟有點搔不到癢處之感。Mew也是自己相當鍾愛的樂隊,會造成他們的現場演出未達預期標準,除了他們的PA時有問題,鼓組與貝斯爆音不斷,另一原因在於他們選唱了許多新專輯裡的歌曲。坦白說,他們的新歌就現場聽來,實無特殊之處。每當他們演唱至Frengers裡的歌曲時,觀眾才彷彿醒過來似的重新投入,至於新歌時間,場面卻堪稱冷淡。幸好最後一首Comforting Sounds稍稍彌補了前半段不夠精彩的遺憾。 從"Suede":http://uk.sonymusic.co.uk/suede/home/的灰燼裡重新站起的"The Tears":http://www.thetears.org/是此行的另一重點樂隊。我曾於1999年的"V99":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2233.html欣賞過Suede的演出,雖然Bernard Butler早已離團,但剛發行Head Music不久的Suede確實站在生涯高點上。時隔六年再見Brett Anderson,體態與唱腔皆未改變,仍是一派帥勁,身旁還多了Bernard Butler相伴,The Tears對於Brit-Pop樂迷來說是一組意義相當特殊的樂隊。 整場演出看得出他們兩人極盡所能的取悅觀眾,不時用各種方法帶動台下情緒。可是The Tears的曲子調性有自身的侷限,能讓人Sing Along的調子並不多,因此台下反應總沒達到他們兩人的期望。但他們仍很敬業的賣力演出,並不時說著不太標準的日文與觀眾答謝。 Ian Brown隨後登台,這是我半年內第二次看到他了。表演曲目與"紐約場次":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4878.html不盡相同,前三首歌是Stone Roses三連發,分別為I Wanna Be Adored、Made Of Stone與Waterfall,觀眾用幾乎能將屋頂掀起的音量大聲合唱。但自第四首開始的個人作品時間,只能用不忍卒賭形容。Ian Brown不斷地走音、走拍,狀況相當不理想,連我這死忠樂迷都只能中途離去,口裡直喊可惜。 逃離了Ian Brown的舞臺,至旁邊的"Duran Duran":http://www.duranduran.com/場子瞧了幾眼,沒啥特殊之處,隨即步行至Marine Stage欣賞"Nine Inch Nails":http://www.nin.com/。抵達Stadium時早已塞滿了上萬人,場面相當壯觀,NIN也一派大團風範,不論台風或調校出的音場都是最頂級的,才聽一兩首就腎上腺素急劇分泌。為了擔心與散場人潮強碰,且工業曲風長久來並非我的最愛,仍決定提早離開會場,搭車回東京調養生息,準備明日再戰。 Related Article: "Arcade Fire Feb.01":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4759.html "Ian Brown(Stone Roses) Feb.26":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4878.html TV On The Radio
DSC05118.jpg
Arcade Fire
fire4.jpg
fire.jpg
fire1.jpg
fire3.jpg
Mew
mew.jpg
The Tears
tears.jpg
tears1.jpg
tears2.jpg
tears3.jpg
Ian Brown
ian.jpg
ian1.jpg
Duran Duran
duran.jpg

[現 場] 引用(0)

引用


迴響

好感動阿
真令人羨慕...

期待你的Day2...

仲本Knoxville 發表於 August 28, 2005 5:39 PM

哇~~為什麼你拍的照片都那麼清楚啊?
敢問版主是用什麼牌子的相機?

老實說雖然表演的樂團多,但扣除等setting、買飲料補充水分、休息的時間之後,真正能完整看到的其實很少耶,好在表演的時間幾乎都滿準時的~~
可惜沒看到Arcade Fire,因為有更想看的Interpol,如果他們是在Sonic Stage會更好
我覺得現場賣的紀念T恤的設計都很好看,可是第一天時看到買T恤的人大排長龍,就想說不要浪費時間,等到第二天去買時,已經全都賣光了,真是動作太慢...

其實看完演唱會回來到現在
心情仍處在挺high的狀態
可見精采的表演真的是可以讓人回味很久~~~

tiffanychin 發表於 August 29, 2005 1:13 AM

我們也有去耶
浩浩蕩蕩6個人
不過每個人想聽的不同
所以大致分三組
哇哈哈

由 小樹 發表於 August 29, 2005 1:31 AM

相机厂商 SONY
相机型号 DSC-W1
修改时间 2005-08-13 19:26:26
Exif 版本 V2.2
拍摄时间 2005-08-13 19:26:26
图片尺寸 1280 x 960
压缩率 8 Bits/Pixel
曝光时间 1/50s
光圈 F 5.2
曝光模式 自动
感光度 ISO 250
曝光补偿 EV 0
最大光圈 F2.8
测光模式 多重
闪光灯 开 自动 防红眼
焦距 23.7 mm
白平衡 自动
对比度 标准
饱和度 标准
锐度 标准
宏处理 关

GhostShell 發表於 August 29, 2005 5:01 PM

to tiffanychin,

我用的是Sony的W1黑色款,去年六月買的,目前似乎停產了?
這台相機陪我一年來征戰了數十場演出,我對它相當滿意。它有幾個優點,開機快、對焦快、不容易手振、
顏色銳利、夜拍強,這不都是拍現場表演最基本的需求?
當然經驗的累積也是頗重要的,畢竟拍久了就知道更多細節,而拍得好照片往往就是取決於極小的細節。
這邊有更多可以參考 http://homepage.mac.com/pulpchen/Menu7.html
全都是用W1拍的。

to 小樹,

不知你心中兩天來的最佳(與最糟)表演為誰?

pulp 發表於 August 31, 2005 2:45 PM

我也有去!!!
而且是跟小樹一行6人之一!!!

第一天

我覺得Arcade Fire 和 Interpol (兩邊跑)都不錯, 而Deep Purple雖然沒有吉他手Ritchie Blackmore(失望!!!)到場, 但是還是有Steve Morse頂住, 必盡Deep Purple 年事已高, 主唱Ian Gillan唱到臉紅脖子粗, 中間常利用吉他Solo的時間跑到後台喘口氣, 但是他們在我的心中永遠是屌!!! NIN就不用多說了, Trent 萬歲!!!

由 SHV 發表於 September 1, 2005 4:31 AM

哈哈,聽你描述Deep Purple的狀況,感覺沒看到他們損失很大耶。
尤其是這個【常利用吉他Solo的時間跑到後台喘口氣】。

pulp 發表於 September 5, 2005 4:20 AM

從bfsh的blog引來這裡, 真的很豐富的內容.

說到了summersonic, 我也在場, 對於第一次參大型音樂節的我 , 簡直大開眼界.

至於arcade fire的演中, 是我在summersonic中感覺最好的, 很有氣氛及樂團的感染力是一絕, 我也有拍照, 不過站得就是很遠, 不太清楚吧了....

肥樹

肥樹 發表於 September 9, 2005 3:45 PM

急切想问一下还记得Ian Brown的登台时演出人员都有哪些吗?他带的吉他手是?着急中

由 pfrw 發表於 September 10, 2005 10:30 PM

the tears 里面都有谁啊?

由 ppp 發表於 February 16, 2006 5:15 PM

The Tears主打就是Brett Anderson與Bernard Butler。
其他人是誰其實我也搞不太清楚。(也不太重要啦)

pulp 發表於 February 16, 2006 5:29 PM

請教一下,相機要如何帶進去啊?

由 Reality Bites 發表於 August 10, 2006 3:09 AM

pulpppp 好
我正準備做一個演唱會之旅的專題blog
摘了你summer sonic的文章喔 並介紹你的blog
如有不妥 請寫信跟我說 ~

:)

由 xz 發表於 August 14, 2006 11:05 AM

to xz,

沒問題啊。但你要不要將專題Blog的網址Po在這邊與更多人分享啊。 :)

pulp 發表於 August 24, 2006 8:33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