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ate Bush - 50 Words For Snow | 回到主頁面 | 搖滾青年旅舍(荷蘭、比利時) »
2011-12-16, 8:05 PM
到阜陽六百里
片名中有數字,或是度量距離或時間的單位,總特別能勾起我的興趣。
如《索多瑪一百二十天》。《到阜陽六百里》也符合這兩個要件,日前還獲頒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與最佳女配角,便很想看。
進戲院前,一直以為這齣片是關於那「六百里路」的故事,說的是從上海到阜陽的歸家過程,是某種公路電影的型態。上週末去西門町參加首映,看完才知預期有誤,原來,電影說的是上路前發生的事,想像中必是澎湃與孤寂並存的六百里遠征,那趟擁擠不安的旅程,僅於片尾用字幕交代,留給觀眾自行想像。
其實上路前發生的事,也沒那麼張牙舞爪、情節曲折,不過是異鄉客在大城市底層掙扎,日復一日地無根漂流,街頭巷尾的人情世故,人與人間(同鄉、母女、哥們、姘頭)的細碎交流點滴,全發生在日常俗膩的生活裡。
然而,《到阜陽六百里》所以動人,正是它呈現的日常俗膩,通常也是觀眾每日的必經必聞。那些小情小愛,小奸小惡,埋頭過活的小人物,不就好端端地環伺在每個生活片段的周遭,存在地如此理直氣壯,卑微地近乎浪漫勇敢。
又或許,那段辛勤的歸鄉路,早在拎著行李上車前就已默默展開。攢錢,買車票,更重要的是努力活著。而對於鄉土的求索,家園的企盼,便足以支撐身體與心念,樂觀地活到下一個年節,如此才能返家。
無論現實中,是否仍有家可返。
電影海報寫著「人生為了回家,終究離開家。」真是一語道盡。
首映會後,導演鄧勇星,女主角兼編劇秦海璐,監製侯孝賢,剪接師廖慶松,攝影師夏紹虞在銀幕前站成一排,分享心得。 談到一處,侯導岔題說:「我恨死數位了,我會拍到沒有底片為止,拍到底片沖印廠都倒光為止。」
眾人莞爾,但也真希望如此。
[電 影] 引用(0)
引用
迴響
啊!夏紹虞是這部的攝影啊!!(好久不見他)
可知還有其他場次會有映後座談?
由 sylvie wang 發表於 December 19, 2011 12:04 PM
to sylvie,
這我就不知了。不過這週五上映,似乎只在國賓長春上映十天而已。
由 pulp 發表於 December 21, 2011 1:17 PM
百視達不知道租不租的到....
由 暗角爵士 發表於 December 26, 2011 10:27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