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神秘國度 下 | 回到主頁面 | It's The End Of The World As We Know It »
2011-09-21, 6:33 PM
MTV, College Radio & The 80s
當紅女歌手Lady Gaga前陣子訪台,媒體大幅報導。
無論切入角度如何,都會提到兩項Lady Gaga的「傲人成就」:她在Facebook 擁有四千多萬名粉絲,在Twitter擁有一千多萬名追隨者。這些數字背後代表什麼意涵?四千多萬名Facebook粉絲,讓她在最受歡迎粉絲專頁穩居前十名;一千多萬名Twitter追隨者更無人能出其右,她儼然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個人媒體。
80年代流行音樂從Lady Gaga談起,一來過去十年樂壇狂吹80復古風,不論曲風音色或梳妝打扮都大量借用80年代流行符碼,Lady Gaga是高手中的高手。二來她以讓人匪夷所思的速度走紅,社群網站確實居功厥偉。是否曾想過,Lady Gaga倘若出道於缺少網路的世界,還能以如此短的時間登基嗎?可能性微乎其微。科技在流行文化扮演的角色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在網路只流通於少數電腦玩家間、尚未深入一般家庭的80年代,當時兩樣主要的大眾媒體 -- 電視與廣播,分別產生劃時代的變革,永遠改變了流行音樂的形貌,及流行音樂與樂迷間相互依存的閱聽關係。
1981年八月一日,凌晨12:01分,多數人可能已經就寢,MTV開播了。第一個畫面是一架準備升空的太空梭,螢幕左下角印著MTV的經典logo,配上基地台傳來的10...9...8...7...倒數計時指示。下個鏡頭切換到月球,一名太空人跳下阿波羅登月小艇。那名太空人正是阿姆斯壯,不過他插在月球表面的旗幟,卻由美國國旗變成色彩繽紛的MTV旗(當然是電腦後製的)。
旁白此時說了一句名言:Ladies and gentlemen, rock and roll.
搖滾樂從此進入MTV時代。雖然剛開播時只由紐澤西一家地方有線系統播出,見證這歷史性一刻的觀眾只有幾千人,MTV以1969年人類首度登陸月球的影像為開台畫面卻極富野心:那是電視發明來最知名的事件,全球觀眾守在電視機前屏息以待阿姆斯壯跨出他的一小步。MTV藉此宣示自身開播也是足以在大眾傳播史留名的成就。
MTV或許不至於隻手遮天「決定」80年代音樂的走向,影響力卻無遠弗屆。當時流行的樂種如迪斯可舞曲、硬式搖滾和重金屬都深獲MTV青睞,成為樂壇主流。唱片公司為了讓旗下藝人獲得更多播映時間(那也代表更多唱片銷售),開始挖空心思打造眩目的音樂錄影帶,結合音樂和影像的音樂錄影帶成了炙手可熱的新媒介。
80年代呼風喚雨的一王一后 -- Michael Jackson和Madonna,前者的〈Billie Jean〉與〈Thriller〉,後者的〈Material Girl〉與〈Like A Virgin〉等膾炙人口的音樂錄影帶都是當時MTV的強打。而在節目中串場主持和介紹歌曲的VJ(Video Jockey,是相對於電台DJ的縮寫),也成了愛樂年輕人心中的夢幻工作,著名脫口秀主持人Jon Stewart與Carson Daly都曾是MTV的紅牌VJ。
至於1981年第一支在MTV播送的音樂錄影帶是哪首歌?答案是英倫新浪潮樂團The Buggles的成名曲〈Video Killed The Radio Star〉。MTV以這首歌打頭陣,弦外之音盡在不言中:它們想取代廣播電台,成為流行音樂最強勢的平台。某種程度來說MTV的確做到了,畢竟電台只能讓聽眾聽見,電視卻能讓觀眾看見,在聲光效果的刺激下享受更立體的感官娛樂。
然而並非所有樂迷都需要如此被取悅,許多人只想單純聽歌,絢麗的視覺對他們來說反而是一種干擾,電台因此仍有立足之地。加上MTV歌單仍以大眾口味為依歸,知名度較低的藝人難以獲得播出時段(或者壓根沒有預算拍攝音樂錄影帶),電台便成為獨立樂團的發聲筒,也是小眾樂迷的燈塔,其中又以校園電台為最。
北美多數稍具規模的大學都附設校園電台,由學生自行經營主持,有時也和鄰近社區合作。這些校園電台免於商業競爭的壓力,節目內容以學生感興趣的題目為主,服務精神遠勝於賺錢目的,歌單選擇比商業電台或MTV自由許多。而十八至二十二歲的大學生向來是音樂的先鋒聆聽者,樂於擁抱新派別,能在挖掘新人的過程找到趣味,享受「我的品味比別人酷」、「我現在聽的別人還沒聽過」的同儕競爭快感。
於是後龐克、新浪潮、嘻哈饒舌等80初期仍屬「地下音樂」的曲風,在全美各地校園電台大受歡迎,College Rock這個詞彙應運而生,形容尚不具全國知名度的地方新銳團體:R.E.M.、The Replacements、Sonic Youth、Pixies、Hüsker Dü、Galaxie 500、Violent Femmes與Dinosaur Jr.都是如今提起80年代不得不提的傳奇隊伍。校園電台當然也播大西洋對岸的英倫樂團:The Smiths、The Cure、Jesus & Mary Chain與New Order譜出的慘綠青春歌曲便深深打入大學生心裡。
邁入90年代,地下樂團終於浮出地表,R.E.M.一度是地球上最火紅的樂團。由Nirvana領銜的西雅圖Grunge大軍也勢如破竹攻佔所有商業排行榜,College Rock進化成Alternative,就是我們熟知的另類音樂。校園電台潮流引領者(trendsetter)的角色漸漸被新興的網路取代。同一時間,MTV開始製播MTV Unplugged、癟四與大頭蛋、The Real World等原創節目,不再單純播送音樂錄影帶,將觸角深入不同的流行文化領域,不局限於音樂本身。
巧合的是,至今整整三十年,當時在MTV頻道亮相,象徵冒險犯難精神的太空梭剛被美國除役,太空探險跨入新的紀元。隨著人們觀看音樂錄影帶的平台從電視轉換為網路,MTV也轉型為娛樂頻道,充斥著實境節目,歡度得來不易的三十歲生日。
從電台、電視到網路,下一波能完全翻轉流行音樂閱聽本質的革命將發生在什麼年代,藉由什麼形式?歷史,會告訴我們答案。
(原文載於《Shopping Design》33期)
[音 樂]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