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ft Punk's Electroma | 回到主頁面 | Interview »

2007-11-22, 11:45 PM

You, The Living

youtheliving 人生的真諦或虛偽,向來是獨立製片喜好討論的主題。 光影流動之間,真假不再二元對立,有時卻能和平共處,即使姿態扭曲不堪。時隔七年,"You, The Living":http://www.royandersson.com/dulevande/(啊!人生)為瑞典鬼才導演"Roy Andersson":http://en.wikipedia.org/wiki/Roy_Andersson繼贏得坎城評審團大獎的"Songs From The Second Floor":http://us.imdb.com/title/tt0120263/(二樓傳來的歌聲)之後,生涯第四部劇情長片。You, The Living並非氣勢磅礡的生命史詩,反而聚焦於平凡無趣的世俗生活。 精神醫師、布材銷售員、理髮師、尋愛女子或得了妄想症的司機,這些各不相干的升斗小民在不同場景中解嘲了現代人的苦悶,壓在他們身上的是人際關係、工作疲憊甚至是生活本身。You, The Living由數十幕各自獨立,不必然相關的零碎片斷拼貼而成,即使某些主角重複出現於相似場景,絕大多數卻僅此一場,就像生命永遠無法重來。 世故、脫線與神經質,Roy Andersson近乎白描的風格替電影灌注了乾冷的北歐幽默。冷眼旁觀的敘事手法、精準對位的長鏡頭與屈指可數的剪接點,痲痹的鏡頭運動令觀者無法找出任何一個特寫畫面,也讓You, The Living產生了舞台劇似的觀看氛圍。觀者若試圖尋找場景間的聯繫註定徒勞,只需體認,You, The Living呈現的是導演對於生活瑣事某種近乎痴戀式的著迷,這也讓You, The Living一來充斥著抑鬱沮喪的社會疏離面,有時卻也幻想繽紛,呈現著抽筋式的美感。 透過酒吧、廁所、辦公室或廉價住宅等場景,電影利用一連串事件檢視了人類天性的醜陋面,是標準的悲喜劇。Roy Andersson刻意選於棚內搭景,不但令整齣電影沾染了慘白色調,也讓面容同樣慘澹的主角(有時甚至人鬼難分)坐困於人造框架,更顯宿命難敵。 集錦式的結構令You, The Living有其先天侷限,倘若某些段落較為平淡,或觀者無法從中體悟出任何微妙之處,極容易失去了動能,讓好不容易培養出的觀影情緒只得重頭來過。縱然如此,整體而論You, The Living仍值觀者細細玩味,尤其尾聲一幕移動臥房的場景,新郎的藍調吉他獨奏伴隨著窗外風景,精彩至極。而最終幕蘊含的言外之意,詭異又驚悚,絕能讓觀者於日後回味再三。 或如劇中酒保在打烊前向客人喊話,「買醉要趁早,明天又是新的一日。」多數人何嘗不是如此,渾渾噩噩便過了一生,而這又有什麼要緊。 個人喜好: 7 推薦指數: 7

[電 影] 引用(0)

引用


迴響

開頭和結尾都很讚, 但是我覺得中間有些零碎把我帶進了一種恍神的狀態真是有點可惜:p

由 acha 發表於 November 27, 2007 11:13 PM

結尾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Anny 發表於 November 28, 2007 9:36 AM

斷斷續續的片子...
請問pulp 是看了幾遍電影才寫出這麼棒的影評?

由 Hunk 發表於 November 30, 2007 12:15 AM

to Anny,

我想那是轟炸機吧。
芸芸眾生,不論平日過得是如何的生活,結局可能都是一致的。

to Hunk,

我看試片時會做筆記,否則腦袋放不下那麼多情節。
若是平常花錢看的好萊塢娛樂片,當然就不會大費周章了。 :)

pulp 發表於 November 30, 2007 1:56 AM

結局我倒覺得是想表達飛上雲端的祥和

Pulp影評真的寫的很棒!!!!

由 ghita 發表於 December 7, 2007 12:34 AM

請問這部片有出Soundtrack麽?

由 fiume 發表於 April 7, 2008 2:16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