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is Game Was Absolutely Sensational! | 回到主頁面 | 試聽 – Youth Group »
2005-06-21, 6:23 AM
2046 & 王家衛 at Lincoln Center

π. 我同時拍攝花樣年華與2046兩部片子,花樣年華裡的房間號碼對我來說像是一個玩笑(Joke),這兩部片子在某些點有關連。但2046不是花樣年華的續集(Sequel),而是延續(Continuation)。 π. 這兩部片子對我來說就像一部片子,只是他們處在不同的章節(Chapter)裡。2046裡所有的女性角色都與花樣年華裡的張曼玉做著對比。 π. 旅館的場景是香港於60年代關政治犯的監獄,我們將它稍作改裝。那是一個糟糕的地方,味道難聞且悶熱異常。 π. 有觀眾問這部片子的影像為何有著扭曲與反射。王家衛回答,我們只是希望讓它看起來酷一點。(Making the images cool.)(會場一片大笑) π. 我希望製作一部關於作家的電影,我從未在華語電影裡看過相關主題。他們在六零年的香港過著辛苦的生活,必須一天寫上一萬字才有辦法維持生計,所以他們什麼主題都得寫。(關於這部份藍祖蔚的專訪有相當深入的討論) π. 我與杜可風合作十年了,包括七部電影。大部分時候由我決定構圖、視角、顏色,但他不見得會遵循就是了。(現場又是一片笑聲) π. 2046的開頭與結尾都是樹洞,那隱喻著人們將祕密吹進樹洞裡。對我來說,電影就是我的樹洞。(Film is my hole for secrets.) π. 關於記憶。有時我們欣賞電影時,過了一陣子我們記不清劇情與內容了,但我們清楚記得走進戲院那天發生的其他事情,那些時間與空間,這就是記憶。 π. 2046是向我最喜歡的導演楚浮、奇士勞斯基致敬。 π. 你也可以說阿飛正傳的結束就是2046的開頭,因為梁朝偉串接了它們。對我來說,2046像是我過去電影裡的角色的重聚(Reunion)。 π. 當我拍攝Eros的The Hand時,我希望鞏莉也在2046裡演出一角。因此你可以發現鞏莉在2046裡始終帶著手套,這與The Hand有些關聯性的隱喻。 π. 電影裡的四個章節都由耶誕夜開始,是這部電影的主題(Motif)。人們總是在這最脆弱與最寒冷的時刻感到孤寂。 π. 對我來說,創作電影是先找到了理想的空間或平台(Platform),之後才有故事,有了故事後我再去尋找適合的演員。 π. 我喜歡在拍攝場地播放音樂,希望演員或杜可風照著音樂帶來的情緒表演或掌鏡。音樂能賦予影像韻律與節奏,杜可風是名相當好的舞者,他總能抓出我要的感覺。王菲與木村也擁有相當好的音樂品味,這套工作模式對他們來說也相當適用。王家衛用流利的英文回答著問題,言談幽默風趣又不失大師風範,許多觀點甚具啟發性,我聽了只有直直點頭的份。散場時他與友人於入口大廳話家常,我趕緊把握難得的機會要得了簽名一枚。早知有這機會應該帶張海報過去的,但簽在電影手冊上也不失為權宜之計就是了。




[電 影] 引用(0)
引用
迴響
我们看电影的角度真是不同,
我是万万不会想到“所有的记忆都是潮湿的”有怎样惊艳的翻译,呵呵。
要不是看了王家卫自己的解释,
也不会想到Eros,阿飞正传都能和2046扯上关系。
好玩。
由 纤薄 發表於 June 21, 2005 2:16 PM
王家衛的電影翻譯都很美
電影名字都跟中文有很大出入
例:Ashes of Time. Days of Being Wild, In the Mood for Love..
東邪西毒裡的歐陽峰翻成Evil East 黃藥師是Malicious West
我看到的時候下巴差點沒掉出來! 翻的真是太好了!
歐陽峰/黃藥師對華人來說是特殊意義的角色 如何翻譯出正確的感覺真的非常難. 我也真的想不到其他更好的方式讓西方人receive這種"奇幻+武俠"的感覺...
附帶一提 劉嘉玲.張曼玉.林青霞在這部電影裡面的演技好到不行
我認為東邪西毒是王家衛最神秘.最有感覺..劇本最有創意的一部電影..所有演員的演技在裡面發揮的淋漓盡致.
由 Natacha 發表於 June 22, 2005 3:24 AM
Days of Being Wild的確是相當經典的譯名,非常非常美。
我很久沒看金庸了,但如果印象沒錯,東邪應該是黃藥師,西毒是歐陽峰。
既然如此,黃藥師怎麼會是Malicious "West"咧? :)
由 pulp 發表於 June 22, 2005 4:47 PM
哈哈 大哥 看來我是比您更久沒看金庸了
沒錯 這樣一提的確是這樣的
由 Natacha 發表於 June 23, 2005 4:03 AM
小学的时候冲着那么多的"明星"看了东邪西毒
当时还拉上了老妈一起看
结果回来被她骂了一顿
说我害她把钱扔海里了
因为两个人没看懂
当时的电影票10RMB一张
不便宜
后来随着自己的阅历的增长
记忆中除了星爷的电影
就只有东邪西毒
那种感觉是
每次都突然只想起了其中一点点
然后一点点窜起来
一点点沉浸其中
一点点的爱上了
由 洁普丽儿 發表於 June 26, 2005 10:48 PM
昨天在NYU一帶的Caffe Dante喝咖啡躲雨
快要離去的時候
走進三個人
一直懷疑其中一個就是王家衛導演
但是又很不好意思過去詢問
只能隔著一張小圓桌偷偷望著
現在看到你拍的相片
可以確定就是他本人
連服裝都是一模一樣(王導還真是省吃檢用...)
反倒是把墨鏡摘下來之後認不太出來
或許這幾天在那一帶晃晃還會有機會遇上:)
由 reznor 發表於 June 28, 2005 10:02 PM
哈,原來王導在紐約停留那麼久啊。我這陣子也常在NYU附近晃,倒是都沒見到他就是了。
Cafe Dante是哪一家?我最常去的是Caffe Reggio。
http://www.cafereggio.com/ 它的拿鐵很好喝哩。
由 pulp 發表於 June 29, 2005 6:11 AM
Caffe Dante的詳細住址是:
79 Macdougal St
(Between Bleecker and Houston streets)
裡面的裝潢簡陋,倒是很適合當作Coffe&Cigeratte的場景。
由 reznor 發表於 June 29, 2005 12:08 PM
感謝資訊,改天會去Caffe Dante拜訪的。
你提到Coffee & Cigeratte,其中一個場景就在Williamsburg的North 6 St.上的Galapagos。
網址如下:
http://www.galapagosartspace.com/
由 pulp 發表於 July 4, 2005 4:42 AM
《阿飞正传》最后的那段画面逼仄的阁楼戏,小开梳妆出门的梁氏solo确实是多年来华彩难忘的片断,多年之后《花样年华》断玉再续。《2046》实在是太过饱和,如同山水画的太欠留白,拥堵不堪。现在只记得那天卢森堡花园的阴冷,和UGC隔壁的咖啡暖气了。确实怀想《东邪西毒》的岁月,cendre du temps,多么昂贵的时光之烬。
由 doni 發表於 February 26, 2006 9:51 AM
王家卫的电影是隐忍的,他需要经历许多的人才能看懂
由 美错 發表於 March 11, 2006 5:01 PM
>> 當我拍攝Eros的The Hand時,我希望鞏莉也在2046裡演出一角。
>> 因此你可以發現鞏莉在2046裡始終帶著手套,
>> 這與The Hand有些關聯性的隱喻。
這個有意思
>> 電影裡的四個章節都由耶誕夜開始,
>> 是這部電影的主題(Motif)。
>> 人們總是在這最脆弱與最寒冷的時刻感到孤寂。
說的好
住在紐約比住在溫哥華強的一點是
大導演會選擇去前者而skip後者
Clean在溫哥華首映時
根據producer的說法
"Olivier couldn't make it. Maggie couldn't make it. But they sent their regards."
對 只有producer來
你能現場見到王家衛
實在令我羨慕
由 宋胖 發表於 April 22, 2006 4:56 AM
附帶一提,Clean這星期終於在美國上院線了。
回想在Lincoln Center看這部電影的日期,竟然已是一年多以前了。
由 pulp 發表於 April 29, 2006 4:26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