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聽 – Andrew Bird | 回到主頁面 | Patti Smith + Michael Stipe May.1 »

2005-05-14, 4:18 PM

Bob Dylan Apr.30

DSC03579.jpg
"Dylan":http://www.bobdylan.com/index.html於Absolutely Sweet Marie的歌詞裡唱下了警世名句:【To live outside the law, you must be honest.】。那是三十九年前的事。 如果寫作部落格也秉持同樣信念,只寫自己喜歡的事物,只介紹自己中意的音樂;有幾分感動說幾分話,有多少熱情就將它轉換成等值的悸動。如果這個部落格過去的一百九十五篇文章都是建構在這個價值之上,第一百九十六篇文章我仍希望對自己誠實。 這是Dylan教我們的道理。仔細想想,我可以把一篇Bob Dylan的現場Review寫的感激涕零,寫的像終於見證神蹟的搖滾信徒般從此獲得永生。可我沒法這麼做,我得誠實面對自己。所以,這可能是我看過最失望的演唱會。 這不但是我看過最失望的演唱會,也是我看過最昂貴的演唱會。門票整整一百美元,是我一星期的伙食費,也足夠欣賞其他六個樂隊的表演。我為何願意縮衣節食,沒掙扎太久還是決定赴會?因為他是Bob Dylan。 他是徘徊於格林威治村的少年Bob Dylan;他是史上最偉大的Singer/Songwriter;他是民謠搖滾之父;他是影響了所有人的Bob Dylan;他是…,似乎可以一直這樣造句下去。 可是這不再是我看到的Bob Dylan了。我看到的Bob Dylan,是一名將滿六十四歲的老人,整晚沒對滿場的觀眾說一句話,一句話也沒有。他從頭到尾站在舞台左邊,眼睛盯著舞台另一方;自始至終彈著鋼琴,從來沒將身旁的吉他拿起,從來沒有。他偶爾吹吹口琴,用著比從前更沙啞的嗓子唱著我不是每首都很熟悉的歌曲。 這是一場沒有互動的演出,台上與台下似乎同時存在於不同的星系裡。我們瞧的見他,可他看不見我們。我們抱以掌聲,但掌聲就像被吸入偌大的磁場裡,永遠沒有反饋。 台上是一名六十四歲的老人,沒有神采,沒有慧詰的幽默,眼裡閃不出光芒。只是他的名字恰巧叫Bob Dylan。 觀眾的平均年齡大概在五十歲左右,三十歲以下的屈指可數。大部分人都"非常享受":http://my.execpc.com/~billp61/043005r.html當晚的時光,和我有相同困惑的人應該是少數。我曾在這冗長的夜晚裡閃過好幾次相同念頭,【我究竟在這邊做啥?】 我根本不屬於這裡啊。革命的時代離我好遠好遠,我出生的那年恰巧是龐克運動的誕生年,而龐克運動正是要造嬉皮的反。烏茲塔克、民權運動、花之子民、嬉皮原鄉,這些年代早已一去不復返,我與它們從來不曾有過任何交集。 我當然在影片裡、圖像裡、文字裡見識過這些燃燒的靈魂,這些雄偉壯碩的少年英雄。可未曾真正參與過這些事件的任何片段,我要如何根本地被它們打動。 為何要緊緊抓著從來不屬於我的經典不放?我究竟在擔心什麼。 這是一場搖滾同樂會,一場骨子裡已不再搖滾的同樂會。反叛的嬉皮們如今已是事業有成的高階中產,百元門票對他們來說不是問題,一張要價三十元的巡迴海報照樣搶手,一件高於市價甚多的Dylan T-Shirt仍然買氣旺盛。他們集體消費著一場世代鄉愁,經典名曲是少年時的回憶,即使從一名老人嘴裡唱出,只要他的臉龐還能依稀辨認出過去的瀟灑模樣,依舊能勾起回憶。 嬉皮從露天草原遷移到紐約上西區的"豪華場館":http://webtunes.com/venue/beacon.html裡,音樂從鼓舞人心的革命歌曲成為有錢人才消費的起的奢侈品。這不就是搖滾的真正面目?我早該看穿了不是。 有天我也會成為那些四五十歲的中年人,我也會購買著昂貴的門票欣賞著Radiohead的演出。而當六十歲的Thom Yorke在台上唱著High & Dry時依舊使我熱淚盈框,我的眼淚埋葬在臉上的皺紋裡。這就是搖滾的遊戲規則不是?十年一個世代,二十年一個循環,我們只需要隨波逐流,那些關於信仰的、貞潔的、天真可笑的年輕燥熱有天都會燃燒殆盡。是這樣子的嗎? 但我又想起了"Lou Reed":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5208.html與"Neil Young":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2167.html。我看過六十三歲的Lou Reed,台上的他依舊英氣非凡,依舊嘮嘮叨叨地說個不停,當他唱著Perfect Day時我只能感謝老天讓我身在此地;我看過五十八歲的Neil Young,當他背著電吉他在台上用力唱著My My Hey Hey時,我的眼淚幾乎沒有停止過。更別提五十九歲的"Patti Smith":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5351.html,那永遠是我看過最不可思議的表演之一。 而今晚的Bod Dylan,卻讓我走出場館時沮喪的不知所措。這是我經歷過最不值得的一百美元消費法,也許我該拿它去飽餐幾頓,去看幾場電影,或是,去買齊我仍未有的Bod Dylan唱片。那些有著年輕偉大Dylan的聲音的唱片。 或許,我根本不該來這裡,這是我自己的問題。只是一代人,一代歌,對這句話的領悟又更深了。 [setlist] Maggie's Farm To Ramona Cry A While Bye And Bye Ballad Of Hollis Brown If You See Her, Say Hello Lenny Bruce Honest With Me The Lonesome Death Of Hattie Carroll High Water (For Charley Patton) I Shall Be Released Highway 61 Revisited [encore] Po' Boy All Along The Watchtower Related Article: "Lou Reed Apr.5":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5208.html "Neil Young & Crazy Horse Jun.26":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2167.html "Patti Smith + Michael Stipe May.1":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5351.html

[現 場] 引用(2)

引用

undersound 於 <网摘---2005.5.14> 引用本文
文摘: Ping Back来自:www.donews.net
引用時間: 2005.05.15
jeph: 音謀筆記 於 <《搖頭花》導讀> 引用本文
文摘: 兩位作者大小D的文字,我在2000年時曇花一現的網路新聞站《明日報》的野蠻副刊就曾讀過。老實說,我當讀是有點反感的情緒,嗑藥是違法的行動,他們怎麼可以表現得若無其事,毫無羞恥...
引用時間: 2005.06.13

迴響

加了你的链接,不会介意吧?呵呵。

纤薄 發表於 May 15, 2005 2:42 AM

哈,當然沒問題。

pulp 發表於 May 15, 2005 7:25 AM

你的文字每字每句都寫進我的心坎裡
每次看你的文章都有一些莫名的悸動
有時光跟著你的形容就可以淚流滿面
我也愛搖滾.愛音樂..
可我沒有雋永的文筆來表達我的感觸...
幸好有你
只是想跟你說...
你的誠實...好樣的
也希望
真的可以在Thom York六十歲時
還能親眼見證自己曾經年輕的熱情...
(對了...哭慘的是..
尋找High Fidelity那篇...
至今仍不敢再看一次..
我只能說...
你也真的是太.厲.害.了)

由 jini 發表於 May 15, 2005 7:07 PM

I really appreciate that. Thanx.

pulp 發表於 May 16, 2005 2:36 AM

前幾日NY Times刊登了一篇名為Dylan Gives the People What He Wants的文章:
http://www.nytimes.com/2005/06/12/arts/music/12wyma.html

談的正是這一兩年Dylan巡迴的話題。這篇文章解開了部份我看完表演後留下的疑問,顯然有些地方我誤解他了。文章相當精彩,值得一讀。

如果歸結重點,大意是"On the Road"這件事對Dylan來說本身就是一項藝術成就,與創作歌曲、發行唱片是一樣的事情。所以我們必須把史觀放大,不是一場一場去檢視他的表演,而是把整年一百多場的演出當成【一件事】,這件事同時是他的手段也是目的。

作者也暗示這可能是Bob Dylan最後一次上路了,Dylan於年輕時就預言著目前的走向。此外,如同文章標題,Dylan不像其他同輩巨星,總會唱著經典名曲取悅觀眾,他只表演自己喜歡的,或是他【覺得】觀眾【應該】會喜歡的。

哎,以這角度來看,他才是真正堅持著藝術家風範,Dylan仍是那偉大的、獨一無二的、不會再有的Dylan。

pulp 發表於 June 18, 2005 5:37 PM

冒然回信,望您谅解。
小弟喝了些酒,听着最喜欢的dylan30周年纪念演唱会,微醉中随意在google搜索,读兄台文章不回复不快。见谅!

与兄台一样,小弟听dylan也有数年,见兄台文章,颇有同感。不过,这么多年来,他带给我们多少激动与叹息,想兄也有同感。虽没听过dylan的现场,类似的经历小弟倒也曾有过,也曾哭着从现场走出,也曾暗暗觉得无聊而感叹。

但现场毕竟是另一回事,与我们热爱的音乐与那些哀伤的夜晚不是同一个概念。也许和爱情一样吧。唱歌的是他们,感动的是我们。主体不同吧。

与兄台一样,小弟也会想自己4,50岁的时候,不过那时,也许他们都不在了吧。

愿兄台快乐!

由 一个兄弟 發表於 December 15, 2006 11:24 PM

to 一个兄弟,

I agree with you. Thanks for your thoughtful response!

pulp 發表於 December 19, 2006 7:15 AM

还有什么可以多说的呢?DYLAN的30周年纪念演唱会也永远是我的最爱现场之一.

每个人都会老去,我们有一天也会60岁,让我们骄傲的是,我们有青春可以纪念,可以怀念.至少我那么爱过摇滚乐,那么爱过足球,那么爱过电影,生命中能有过自己真正热爱过的事物,这些事物让我快乐,让我感动,伴随我度过每个黄昏,每个夜晚,生命中的每个时刻.我们是最幸福的,我们和别人不同.我们爱过,痛过,悲伤过,快乐过,这些都是最真的东西.

由 JOHNNY 發表於 December 19, 2006 10:25 AM

你到底是要去嘉年華會朝拜一個神話? 進入一個博物館去印證你的知識?
還是去享受一個藝術家為你預備的一場live?
既然金錢已經沒了, 或許你可以試著借此機會更深入思考何為搖滾, 何為live performance.
我認為真正浪費了金錢的原因, 是因為你有太多前設和幻想, 壓根兒沒有享用到live 音樂. 如果你因為他的種種過往和傳說而去聽他的live, 你根本沒有從bob dylan的音樂中認識過他, 多少年的歷練, 才帶有那一種洗盡鉛華的反叛, 堅持突破的掘強. bob dylan 所以是搖滾巨星, 正因為他從來沒有當過巨星 --- 售賣著過往的廉價光輝. 他有的, 就是手上音樂.
搖滾的魅力, 正是由不落俗套而又絶非取巧而來.

由 路人甲 發表於 August 22, 2007 12:01 PM

Dylan之所以伟大是因为那一代人不同凡响,你要是拿他们和其他任何一代人类比,寻找规律,Dylan也不过是个过了季的歌手。和嬉皮没有交集而喜欢Dylan,让人很怀疑是因为舆论而喜欢还是因为理解而喜欢。抗议的Dylan顶多只是三成,嬉皮的Dylan才是九成以上。

由 balalaika 發表於 January 9, 2008 11:59 AM

多謝.

本人路過, 自己在去年有機會看到Bob Dylan的演唱會, 跟你有同感.
我是80年代出生,不是一個音樂人, 只是因緣際會下認識Bob Dylan, 自始是他的FANS.

JCN 發表於 February 17, 2008 4:20 PM

我不是他的粉絲。但我不認同他應該要演唱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他是個音樂人,他在台上演奏他的靈魂。屬於他的演奏會不是用來取悅觀眾,而是用來成就自己的想法和表達他自己對歌的詮釋。我們不是花錢去聽一場眾人開口同歡的卡拉OK大會綜藝表演。而是與他一起,感受他所感受,聆聽他所表達,否則一場表演沒有想法只有重製怎麼算有完成度?我們親眼見證是他的靈魂,而他的演唱會這幾年都是從不重複一首曲目,這不是每個迪倫迷都知道的事情嗎?(算是我冒昧的提問吧?)

由 SIMONE 發表於 February 21, 2009 12:58 AM

I love Bob, he's one of my most favorite people to grace this
planet.He had big balls to get up and say the things that he did.
Long live bobby!

由 liza cheung 發表於 April 3, 2010 6:52 PM

在Google找Greil Marcus的東西時,路過這裡,看到這段文章,不禁思潮起伏。

你後來的回應都說了,過了一段時間回看,想法不同了,我相信你當初非常失望,都是因為票價太貴和現實跟期望落差太大。

迪倫的音樂會,評論一直毀譽參半,不止第一次去看的會很困惑,樂評人非議也不少。說到底,最根本的問題還是他為甚麼要上路巡迴演唱,觀眾為甚麼仍要購票聽。如果帶著見證神蹟、非感激流涕就不值回票價的預期去看迪倫,就準會失望而回。那是U2和Bruce Springsteen之類樂人的本領,迪倫也不想,也似乎很刻意令人們不要當他是神和先知來膜拜。我想迪倫自1965、1966年插電跟叫他「猶大」的樂迷對著幹開始,他的現場音樂會一直跟其他藝人走在很不同的路。

「唱著我不是每首都很熟悉的歌曲」,這句話可圈可點。其實迪倫音樂會的曲目,超過一半都屬於迪倫迷耳熟能詳的黃金年代,夾雜了幾首較冷門作品和較近期作品,跟他在福音年代完全在拒絕唱舊歌,已算妥協了。或許更令人迷惑的,是他將自己的金曲唱到連樂迷也認不出。我想這也是從他插電年代開始,刻意每首歌每次都唱得不同,不止編曲大變,唱出來的旋律和phrasing次次不同,有時連歌詞也改了,像爵士樂手演繹標準曲那樣,只能隱約從和絃結構認出歌來。迪倫的現場演出,就像要無限發掘一首歌在音樂上的可能性,不過樂評人對此大有意見,認為他為變而變,看不出章法和目的作在,但對迪倫樂迷來說,「猜歌」已成為一種趣味,「迪倫學家」和bootleg黨也可大做文章。迪倫在一個訪問也談過這問題,有點自嘲地解釋說: 「Pete Townshend和Paul McCartney造的是完美唱片,所以台上要玩完美的版本。我的唱片從來不完美,所以在台上複製沒意思。」

對於近年少在音樂會彈吉他,他在《滾石》雜誌訪問也有個很奇怪的解釋,說是因為找不到彈得像他所想的鍵盤手,所以要自己彈,不能分身彈吉他。

迪倫在音樂會與台下零交流,也是很久的事了,大概在最早期民歌年代之後就是這樣子,1966年演唱會跟反插電派對抗,是另類「交流」。我1994年在香港聽他演唱,全晚說的話就只有介紹樂手和完場的「再見」,我想他要說的話都在音樂中。但又試想想,如果迪倫像那些跑江湖藝人那樣說「香港的朋友你們好」、「我愛香港」之類俗套話,又是如何不酷?當日我也是抱着朝聖心態進場,但一早知迪倫的作風,不是會令人感動落淚的那種,期望不高,所以不失望,在「猜歌遊戲」自得其樂。今年初有報道說迪倫4月會到中國內地和南韓演唱,順道到香港,原本對去與不去有點掙扎:迪倫畢竟年老了,又曾重病險死,破爛嗓子爛上加爛,狀態也不能寄予厚望,但聽了他的歌近20年,總想看看「老朋友」近況,聽聽他的音樂思維有甚麼改變和發展。現在演唱會不了了之﹝可能因為申請不到內地批文﹞,反覺失落。

由 Marcus 發表於 April 4, 2010 5:27 AM

to Marcus,

說得太好了,句句同意。
其實我第二次看他(這篇文章的兩年後),是抱著非常愉快的心情離場的。
一來有第一次的經驗,知道該抱何種心情去聽,二來這場的他是吉他模式,再者他也唱了幾首我想聽的名曲。

Dylan這次沒法來表演,確實相當可惜,感覺未來還會繞來亞洲的機會真的是不大了。

pulp 發表於 April 6, 2010 12:06 AM

Dylan 終於要來台灣表演
我興沖沖的買了票
心裡充滿很多期待
認真讀完 Dylan 的搖滾記
讀完超熱血的地下鄉愁藍調
但是同時我也有跟你一樣的感覺
擔心我是不是即將要去看一場我理想中的演唱會
而Dylan 畢竟老了
而那個時代我終究是不會了解的
演唱會倒數中
我要將激動的心情漸漸收拾起來
就只算是好好的看看老朋友 Dylan
這樣就好

Yiling 發表於 March 31, 2011 9:22 AM

隔了將近五年,我終於在台北小巨蛋看到Dylan的影子
聽著那所謂民謠詩人的沙啞嗓音
帶著紳士帽的他 我企圖找尋契合我想像中的Bob Dylan
無奈小巨蛋熬遠的空間 不同世代的時間 不曾經歷過的歷史
把我跟Dylan拉得似乎不存在同一個世界
媒體短到不能在短的報導
朝聖 藝術家 詩人 民謠抽象概念
像句點般結束這一場像風般的演唱會

隔了五年
隔了兩個時空
嘗到一樣的感受

由 curemonkey 發表於 April 5, 2011 2:20 AM

我覺得你們好奇怪喔,既然跑去看現場演唱,不就是為了享受當下嗎?幹嘛心中包袱那樣多且重?所謂Live演出……精華在於回到最初音樂的發生與人直接的關係,有溫度與感情的體驗。表演藝術的迷人之處也在此,那無法複製的舞台魔力,哪裡是機器吐露畫音所能相比的呢?2011/4/3的小巨蛋之夜,對我而言就像是聆聽一張全新的專輯,而且能量飽滿!年屆70的Dylan還是那樣熱情有勁兒的在台上演唱彈奏、中氣十足的吹口琴,曲風改編絕妙動聽,帶領大家進入全新境界,不是很棒嗎?心胸不夠開闊地聽音樂,是要如何當一個幸福的樂迷呢?至少我回到家還能興奮的夜不成眠,Dylan送給樂迷我這樣的回饋,想必也是音樂人最開心的事情了!

由 lumieme 發表於 April 6, 2011 11:24 AM

to Yiling、curemonkey、lumieme,

看了狄倫三次,4/3台北這場是我看過最棒的一次。
心得近日補上。

pulp 發表於 April 19, 2011 12:47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