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adiohead + 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 | 回到主頁面 | 試聽 – M.I.A. »
2005-04-14, 6:58 AM
Morrissey - Who Put the 'M' in Manchester?

[電 影] 引用(0)
引用
迴響
你說的這張DVD , 我也已經看了...
但是 , 對我來說 , 沒有Johnny Marr 吉他聲的 The Smiths 時期的作品
就是喪失了某種神采 , 只有靠Morrissey的歌聲是不夠的
畢竟沒有Johnny marr , 單就 Morrissey 一個人也不會有如此精采的作品
另一個理由就是
我完全無法忍受不是Johnny Marr的人去彈奏 The Smiths 的歌曲
因為再也沒有人可以完美的去詮釋The Smiths氣息的歌曲 , 除了Johnny Marr以外
只有Johnny Marr 跟 Morrissey 搭在一起才可以完美的詮釋出
The Smiths 那些充滿了青澀慘澹記憶片段的作品
如今的他們分開了 , 也已經不會再有這些出色的作品了 , 永遠不會再有了
一個愛慘The Smiths的小樂迷如是認為 ....
由 Nathaniel 發表於 April 15, 2005 11:40 PM
於Radio City欣賞Morrissey時,坐在我前面的老兄一直對著台上大喊:【Where is Johnny Marr?】
幸好我們坐在二樓看台,這尷尬的迴聲還不至於傳到台上。
Johnny Marr當然是無法取代,不過Morrissey的早期單飛作品我還是很喜歡。John Squire也無法取代,可是Ian Brown單飛至今繳出來的成績單我想是有目共睹的平庸的(和Stone Roses相比)。
並非藉由Morrissey來貶抑Ian Brown,而是我覺得Morrissey是少數在脫離母樂隊後,個人作品仍能達到一定成就的藝人。另一個例子當然是Lou Reed了,毫無疑問地。
由 pulp 發表於 April 16, 2005 7:28 AM
但是Morrissey自己個人作品
就像你提到的,有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十分雋永的佳作
不過也是有那種聽過後簡直跟沒聽過一樣
他在The Smiths後期,感覺上似乎他個人的形象已經蓋過整個樂隊了
尤其看現場表演影片的時候 , 更顯為強烈
這點跟早期十分不一樣
1985年的時候跟1984年這兩個時間 ,才相距一年而已
那整個的疏離感和之前互動良好的狀況...差異真的很大很大
不過還是羨慕你可以看到現場...這點要推一下
由 Nathaniel 發表於 April 16, 2005 10:41 AM
前Suede吉他手(喔,現在應該稱他為The Tears吉他手)Bernard Butler日前在Sunday Mail裡批評了Morrissey一頓。
"I think Morrissey is completely sad for what he's done to The Smiths' songs. Do you really think his latest version of "There Is A Light That Never Goes Out" can compare with the original? It's dreadful. I learned to play a guitar strumming along to Smiths' records. They're close to my heart... but to hear Morrissey play his songs in that way is like a dreadful pub rock band. It's a joke."
Bernard會有如此反應想必也是因為Marr的緣故。他日前接受BBC 6訪問時說到:
"Johnny Marr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person in my life."
由 pulp 發表於 April 21, 2005 2:43 AM
後續報導。
Bernard於The Tears官網留言版裡替自己的說法辯護。
http://thetears.org/tearsforum/viewtopic.php?t=2838&postdays=0&postorder=asc&start=15
由 pulp 發表於 April 21, 2005 4:18 AM
To Pulp:
引用了您的這篇文章在我的網誌上,
在這裡跟你知會一聲!
謝謝你!
由 d!zzy 發表於 April 21, 2005 10:15 PM
No probem.
由 pulp 發表於 April 22, 2005 3:18 AM
嘿嘿,我也在那裡喔。去年專程去紐約Radio City Music Hall看Morrissey, 坐車坐了10小時, 完全值得, 因為我是大Morrissey迷。居然還被我買到很前面的位子,距離心愛的Mozzer只有三公尺左右。我覺得看了他現場後真是此生無憾了。他的聲音真的是中年以後越形渾厚,不過我很生氣我看的那一場(禮拜六),某吉他手居然fucked up 'there is a light it never goes out'中間一段彈奏,Morrissey也只好跳過那一段。雖然說這可能是nerve問題, 太緊張我也能了解, 不過那說不定會是我唯一一次聽到的現場there is a light...啊...
由 lazyhooligan 發表於 May 26, 2005 12:47 PM
我去的也是星期六那場,不過沒注意到那段吉他彈錯了,可能注意力都被Moz吸走了吧。
右下欄的Schedule是我打算要去看的表演沒錯,有的已經買票有的還沒。
不過Sufjan Stevens那場我倒是提早買了,因為沒意外應該都會Sold Out的。
我前年看過他,當時就留下不錯的印象。過了兩年他已躍升為我最喜歡的Singer/Songwriter之一,不可同日而語了,哈。
由 pulp 發表於 May 26, 2005 4:50 PM
這一張DVD在台灣找得到嗎??
由 Willie 發表於 May 30, 2006 1:43 AM
to Willie,
我幫你在博客來搜尋了一下,似乎沒有這套DVD。你也許可以直接問問看附近的唱片行囉。
由 pulp 發表於 May 30, 2006 12:58 PM
我正好去年也看了Who Put the ‘M’ in Manchester?的演唱會實況DVD, The Smith是80年代中到末伴隨著我度過大學生涯的重要樂團, 他剛單飛出了Viva Hate這張專輯後舉行巡迴演唱會, 我和我老姊當時都在加大柏克萊唸書, 他正好要在Greek Theater開唱, 我們就買了票排了好久的隊去看他的現場演出, 看之前超興奮的, 看完之後覺得有點幹, 你知道嘛, 十多年前的Morrissey就是那樣, 還沒發福, 還是很酷很憂鬱, 整個set不到一小時半, 一首Smith的歌也沒唱之外, 他下台後任憑幾千名歌迷喊了多少次安可他不出來就是不出來, 大家只好悻悻然閃人, 不過這次他在Who Put the ‘M’ in Manchester?演唱會上親和力超夠, 而且新專輯(算是兩年前的專輯了吧)的歌證明他寶刀未老, 重要的是除了唱了Everyday is Sunday等早期單飛的歌, 還唱了不少Smith的歌, 最後聽到There is A Light That Never Goes Out頓時讓我淚流滿面,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一樣感動?
由 Local Hero 發表於 July 22, 2006 7:50 AM
to Local Hero,
我是九零年代末期,大學那四年,才開始聽The Smiths的。且在此之前,主要都是聽Brit-Pop樂隊,因此The Smiths對我來說像是追本溯源的音樂聆聽課程,在青春期的記憶裡,比重不如那些Brit-Pop樂隊們。
所以我完全可以理解他們對你的意義,就像Oasis與Blur對我一樣。你看到淚流滿面我感同身受,我常常也在許多期待已久的演唱會上,對著台上的青少年神祇們感動掉淚。
我前年於紐約的Radio City Music Hall看過他的現場,就是和DVD同一次的巡迴內容。他唱了很多老歌取悅歌迷,也許是年紀大了吧,哈。
雖然你在加州沒能聽到想聽的歌,但能看到【還沒發福, 還是很酷很憂鬱】的Morrissey,也是非常酷的一件事。這是現在用再多錢也買不到的美好回憶了。
由 pulp 發表於 August 3, 2006 1:30 AM